刘丹冰的教学与科研

主持教学科研项目50余项,其中省部级项目9项。重要的有:国家知识产权局软科学项目“知识产权师资队伍建设研究”2012,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与规划基金项目2010 (10YJA820062):“文化产业投融资法律问题研究”,陕西省社科基金项目(项目号:10G008):教育部《从模拟到创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金融法治建设》、《普通高等学校国家级教材“十一五”规划》、司法部《金融法教材建设》、《我国金融衍生品交易法律规制研究》;中国法学会《金融创新中的法律问题研究》、陕西省社科规划办《高新技术风险投资中的法律问题》、安社科规划办《xi安经济发展中商业银行经营的规制与法律保护研究》、陕西省社科联重大理论与实践研究课题《加工贸易生产要素配置与东西部优势产业比较》、 陕西省教育厅科研项目“商业银行法律制度研究——商业银行法制建设”,陕西省财政厅招标项目“国库集中支付制度保障”,陕西省知识产权战略研究计划“知识产权热点难点问题研究”等等。

他出版了十多本书,主要包括:

中国西部法治发展报告——律师在刑事案件中的角色和工作状态调查(2012)

加入WTO后的中国金融法理论与实践。

金融法(国家“十一五”教材计划)

加入WTO后的中国金融法理论与实践。

经济法概论

银行实务与法律

经济法简明教程

发表论文近50篇。其中,权威期刊4种,核心期刊9种,主要包括:

“论国有资产信托及其法律调整”(《中国法学》2002年第5期)

《商业银行公司治理中的投资者保护》(光明日报理论周刊,2002年,65438+2月3日)

《建立和完善失信惩戒机制》(光明日报理论周刊,2003年4月1)

《存款合同的法律特征探讨》(西北大学学报,2002年第3期)

“存款风险的法律分析”(《政法论坛》2002年第6期)

“银行存款的行使与所有权——存款合同的性质”,《法律评论》2003年第1期

《金融创新与法律》(中国法学2006)

《论银行监管与银行业高风险》(西北大学学报,2007年第4期)

《金融衍生品信用风险的防范与管理》(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年第4期),

“驰名商标法律保护的限制性规则”,《知识产权》,2009年第3期

《论金融衍生工具中的投资者教育》(河北法学,2009年第6期)

《经济法产生时间的界定》(中国法学(海外版)2009年第2期)

《劳动关系中商业秘密保护的利益平衡分析》(电子知识产权第8期2010)等。

《金融创新与法律制度演进的关系探讨》(法学杂志,第5期,2013)获10余个奖项,主要包括:

(1)2004年论文《存款风险的法律分析》获陕西省第七届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三等奖。

(2)2002年,论文《从产权清晰和信息公开的角度谈完善信用机制的商法保障》获中国法学会商法优秀论文三等奖。

(3)2005年专著《入世后的中国金融法理论与实践》获陕西省高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成果二等奖。

(4)2008年入选陕西省首届高层次知识产权人才。

(5)2005年获西北大学教学质量一等奖。

(6)-(8)2004年、2007年、2009年三次获得西北大学教学成果二等奖。

(9)-(11)2000年、2003年、2008年三次获得西北大学优秀教师称号。

(12)2009年被西北大学授予“师德先进个人”称号。

(13)2011获“陕西省优秀中青年法学家”称号(在* * *陕西省政法委陕西省社科联陕西省法学会2011 4月11)。

(14)2011获“陕西省高校巾帼优秀标兵”称号(陕西教育工会2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