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问 知识创新/用户信息需求/建立供需机制/提高信息利用效益,这四项哪个是信息服务的原动力呢?

我相信这里很难有标准答案,不仅仅是因为一万个人心目中都有一万零一个互联网的概念,而是因为当下的互联网,已经深深渗入到我们生活的几乎所有领域,所有场景,所有活动,我们就身在这个互联网带来的世界里,这个网络中的一切都是互联网存在的证据。

回到感情层面,如果以“互联网”三字命题作文,大家能够讲述的故事也就太多太多了,伴随的心路历程也有无知,有敬畏,有欣喜,有相处良好,有为我所用的满足,有焦虑,有欢笑,复杂心情,百味杂陈应有尽有。

然而如果回到严肃的话题讨论,互联网给我们带来了什么的问题,我想还是可以浓缩到如下的三个核心词:技术、思维、改变。

所谓技术,也就是引发这场变革的最为原始的起点,通讯技术的进步,带来一次信息传播效率的提升,并进而由一个小小的局域网,指数级爆发成为一个全球大网,让一切都被逐步卷入到这个大网之中,开始了自由连接,万物互联的状态。

这样的技术进步,也让互联网本身就成为了最大的媒体,拥有了连接的通道和载体,也拥有了无数的内容,这些内容就包括有人,有信息,有情感,有商品,有万物……

而且遵循摩尔定律的基本逻辑,这种连接,随着时间的流逝,在硬成本和软成本上都呈现着边际成本递减的效果,更是加速了这种技术进步带来的互联网世界的运行效率,也在更大范围的扩大连接的波及面。

所谓思维,无非是基于这种技术进步带来连接的实现,连接成本的降低,连接效率的提升,连接范围的无所不包,进而引发人们认知升级,并固化为思维观念的转变。

诸如无界思维,各种跨界连接带来的曾经现实世界中的边界被打破,曾经靠信息不对称造就的权威的中心地位被取代,中心化的节点被颠覆,世界变成了一个平的世界,网状的世界。

所谓的改变,无非是这种技术进步,思维观念改变的价值所在,也就是在应用层面,给人们带来了真正的便利,生活的便利,工作效率的提升,商业价值的增量,一切满足人性需求的更多,更快,更好,更省的体验,人们需求在更细节的层次上,更个性化的满足上,更良好的体验层面,实现了突破性的改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