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古人
孙,出生于2005年5月,1973,毕业于我校铁道供电专业,党员。现在本科学历,一级维修电工。现任武汉地铁运营有限公司机电部供电部首席技师,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先后获得全国技术能手、湖北省工艺美术师、湖北省首席技师、湖北省楚天市工艺美术大师、全国城市轨道交通“五五”劳动竞赛维修能手等荣誉。他领导的工作室被授予国家级技能大师工作室。
第一,精湛的技艺,恪守“节电”的责任。
近年来,武汉地铁织线发展突飞猛进,从每年开通一条新线,到每年完成两三条新线的任务。孙以“有病能治病”的理念为借鉴,开创性地为武汉地铁建立了供电试验车间。在城市轨道交通建设的9个重大项目中,组织384个变电站的6495台设备开展了8个大项、近100个小项的预防性试验。通过海量数据分析,预测故障,进行预防性维护,消除安全隐患,解决6大系统隐患,及时处理40大故障,确保了供电系统的安全稳定运行,为武汉地铁又好又快发展和超大型网络运营做出了突出贡献。
在武汉地铁供电重大技术改造工作中,他勇挑重担,敢于担当。2016年,他带领团队提前一个月优质高效地圆满完成了武汉地铁1号线一期工程10 kV保护装置及电力监控系统改造工程。2018年,孙再次迎难而上,负责武汉地铁1线一期750V牵引供电系统改造。2019至2021,孙勇担改造重任,独立完成了1线400V框架断路器及PLC改造。在施工现场任务重、工期紧、改造设备和作业设备接口多、交叉作业的恶劣情况下,他提出了“四次反接法”施工方法,建立了六大类十六个台帐,首创了“十动环”施工方法,实行动态过程控制,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改造工程实现了“零失误、零隐患、零事故”,提前一个月完成主体工程,创造了国内同类设备改造时间最短的奇迹。
二、攻坚克难,促进运营质量提升。
在武汉地铁1线10 kV保护装置内部板电路改造项目中,孙克服了商家技术垄断、货源紧张的困难,带领技术团队攻坚克难,通过对故障板的反复研究和尝试,最终顺利完成了板电路的改造和安全论证,保证了设备的正常运行,大大降低了成本。这一单项就为企业生产节约了50多万元。
针对开关设备电流增量保护(DDL保护)原测试仪器定性不定量的问题,为了更准确地模拟实际故障,提高保护的准确性,孙拒绝盲从,刻苦钻研,自主改造测试仪器,实现定量检定功能,并毫无保留地对厂家进行技术指导,推动测试设备的转型升级。在他的指导下,设备实现了量产,推动了行业内DDL保护测试功能的提升到了更高的水平。
2号线作为武汉地铁交通的黄金线路,存在运力瓶颈。为了攻克这一技术难关,孙通过一个多月的44次大电流试验,对开关柜的供电能力、保护整定值、设备性能等方面进行了研究,形成了一套可供借鉴和推广的保护整定和试验经验,为2号线“增加行车密度、缩短行车间隔”提供了供电质量保障。该成果为提高全线运输能力提供了科学可行的实验经验依据,为指导和推动武汉地铁运输能力的进一步提高和优化提供了保障依据,方便了乘客出行,惠及了广大市民。
第三,创新高效,打造项目“孵化器”。
接触轨作为武汉地铁牵引供电系统的重要设备,直接影响地铁供电系统乃至整个地铁的安全运行。针对国外某城市地铁因接触轨故障停运两天的事故,孙带着课题组广泛调研,确定研制接触轨临时支撑底座方案,做出接触轨抢修底座样机,发明了具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核心技术的“接触轨临时支撑底座”,并获得国家实用新型专利证书。该专利产品为国内首创。目前,武汉地铁已生产149套并应用于全网,不仅可以大大缩短接触轨故障抢修时间,满足武汉地铁对接触轨抢修的需求,也为其他城市接触轨抢修提供了参考和实践依据,进一步提高我国城市轨道交通接触轨抢修水平。
孙带领技能大师工作室团队开展创新项目“新型750V接地线轨端夹具”获得国家实用新型专利发明,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降低了接触电阻,保证了工作安全。同时,为了快速检测和显示接触轨的纵向和横向参数,孙指导工作室团队进行了“接触轨参数电子检测车”的创新项目,并获得了国家实用新型专利。该产品在国内首创连续测量接触轨运行数据,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并获得武汉市第二届“工人杯”创新创业大赛优秀项目奖。
地铁DC系统设备的安全性和可靠性是保证地铁安全运营的基本条件。为了快速准确地查找开关柜控制的故障回路,孙总结了武汉地铁直流断路器的故障经验,编制了PLC诊断程序,开发了“直流断路器回路自动故障检测仪”,可在1分钟内快速检测181端子和216导线。同时,由他和工作室环控技术团队设计生产的国家实用新型专利产品——“换热器除垢钝化一体机”,清洗能力和节能效果明显,其中武汉地铁2、3、4、7号线2020年将节电约654.38+0万千瓦时。
孙领导的技能大师工作室荣获“全国技能大师工作室”称号。工作室先后开展创新项目27项,创新成果18项,成果转化5项,专利4项,获得省级创新项目奖1项,市级创新项目奖2项。
第四,以身作则,传递榜样的正能量。
作为企业新学徒制的导师,孙不断学习轨道交通供电设备的前沿技术,总结行业内设备维护的新技能。他组织人员对供电专业各类维修规程和培训资料进行全面梳理,形成约654.38+万字的文字。按照“工匠”的要求,通过系统化、专业化、定制化、项目化的机制进行学徒培训。目前已培训学徒845人,其中58人成为技术骨干,15人获得市级以上荣誉。依托公司教育培训中心的理论和培训平台,开展高级学徒培训,向学徒传授专业知识和操作技能,利用技能大师工作室的专用设备和项目研发开展优秀学徒培训,向学徒传授行业前沿研究。2020年疫情期间,孙以高度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坚守在保电一线,下沉到社区一线,用“言传身教”带动徒弟参与抗击疫情,用实际行动展示了战争“疫情”时工匠的专业素养。2021河南郑州暴雨期间,他主动报名远征,奔赴郑州地铁一线参与抢修工作,用实际行动向青年员工传递了坚强的榜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