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春光机所的历史
中国科学院长春光学精密机械与物理研究所(简称“长春光机所”)是由中国科学院长春光学精密机械研究所和长春物理研究所于1999年7月整合组建,以知识创新和高技术创新为核心,从事基础研究、应用基础研究、工程技术研究和高技术产业化的多学科综合性基地型研究所。
在以、许院士为代表的一批科学家的带领下,该所先后在应用光学、激光光学、精密机械、光学工程技术等领域取得1666项科研成果,研制出中国第一台红宝石激光器、中国第一台大型经纬仪等十余项“中国第一”,输出各类人才2200余名,为我国科技进步、经济发展和国防建设做出了贡献。几代党和国家领导人都曾参观过这个研究所。
长春光机所是中国科学院最大的研究所。现有职工1985人,其中院士4人,高级研究员135人,副高级研究员294人。长春光机所是中国科学院博士生重点培养基地,有6个博士点,8个硕士点,3个博士后流动站,860名研究生(其中博士生407名),50名博士后。长春光机所是中国科学院唯一通过军队质量保证体系评估和首个ISO9001质量体系认证的机构。同时也是中国科学院首批国家一级科技机构档案管理单位,全国五一劳动奖获得者。它拥有《光学精密工程》、《发光杂志》和《中国液晶与显示杂志》等各种学术和信息出版物,中国光学文献数据库也建在这里。
长春光机所的科研工作分为基础研究、应用基础研究和工程技术研究三个层次,相互牵引,相互依存,相互促进,形成了完整的科研体系。以中科院激发态物理重点实验室为代表的基础研究工作,在稀土发光、宽带ⅱ-ⅵ族半导体发光、微腔激光器、有机和无机薄膜电致发光等研究领域独具特色,达到国内或国际先进水平;以应用光学国家重点实验室为代表的应用基础研究,以解决光学发展中的重大前沿基础技术为长期发展方向,在发光光学、短波光学、空间光学等领域开展研究工作。,并取得了具有前瞻性和自主知识产权、应用前景广阔的创新成果;以空间光学研究部、国家光学机械质量监督检验中心、吉林省CAD工程技术中心为代表的工程技术研究,承担了一大批国家重大科研项目和关键技术研究任务,在空间光学领域的原理和方法探索、仪器设备的设计、加工、测试和系统集成等方面具有独家优势,为国家战略需求提供了具有国际先进水平的大型光电系统和成套技术装备。近年来,长春光机所在发展高新技术产业方面也取得了可喜的成绩。总面积2.12平方公里的中科院长春光电产业园已基本建成。园区功能齐全,结构合理,设施齐全,环境优美,达到世界中等发达国家水平。
在新的世纪里,新一代长广人将继承先辈的光荣传统,锐意创新,开拓进取,努力创造无与伦比的辉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