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应对知识产权滥用:分析与对策

限制知识产权滥用的依据及对策

限制权利滥用是国内法和国际条约的基本概念之一。知识产权是一项民事权利,可能会被滥用。当权利的行使超出合理范围时,应当受到法律的规制,这与知识产权保护的目的是一致的。对此,《与贸易有关的知识产权协议》第八条规定,“必要时,可以采取适当措施,防止知识产权权利人滥用知识产权或者采取不正当措施限制贸易或者严重影响国际技术转让”。巴黎公约、伯尔尼公约等。也有相关规定限制权利滥用。

知识产权制度是市场经济发展的客观产物,是经济建设的内在需要。改革开放后,中国通过借鉴发达国家的经验,逐步建立了较为系统的知识产权制度。但是,我们应该清醒地认识到,立法、司法和中国企业对知识产权的认识和运用都落后于发达国家,这也是我们在知识产权对抗中屡屡受挫的原因。因此,对于中国这样一个发展中国家来说,在加强保护的同时遏制权利滥用是非常必要和迫切的。

对于中国而言,应高度重视国家知识产权战略的建立和完善,在修订相关法律法规时充分考虑这一因素,合理维护国内企业权益,加大对自主知识产权的保护力度。一方面,完善法律制度,营造良好的知识产权保护氛围,保护中国企业的自主技术创新。另一方面,知识产权管理机构要充分发挥职能作用,加强知识产权信息的传播和共享,帮助中国企业树立清晰的知识产权理念。更重要的是,要进一步完善国家知识产权战略,深化结构调整,推进产业改革,为高新技术、高新技术、前沿技术的发展提供引导和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