贸易顺差对中国国内经济的影响
1.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对外贸易始终保持良好发展势头,有力促进了国民经济健康快速发展。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外贸进出口在促进国际国内经济发展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1988年,我国外贸进出口总额首次突破1000亿美元大关,达到1027.9亿美元;经过6年的发展,在1994又上了一个千亿美元的台阶。1997年对外贸易总值突破3000亿美元,首次跻身世界10贸易大国行列。
2001中国加入世贸组织后,对外贸易充满活力,每年增长20%以上,是改革开放以来发展最快的时期,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2004年,外贸进出口规模突破1万亿美元,成为世界第三大贸易国;2006年外贸进出口1.76万亿美元,居世界第三大贸易国,与第二大贸易国的差距进一步缩小。入世后5年的进出口总值,已经超过了改革开放到入世23年的总和。2006年外汇储备突破1万亿美元,达到10663亿美元。
外贸的良好发展,对于解决我国经济发展中的矛盾,提高我国产品的国际竞争力和综合国力,乃至促进世界经济,都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第一,改善中国经济结构,加快工业化进程。随着中国对外贸易的发展,外向型经济日益发展。通过扩大出口,利用获得的资金,可以引进工业生产所必需的资本货物、原材料和技术,加快工业化进程,改变传统的工业格局,促进产业结构的优化,提高中国在世界上的整体竞争力。
二是推动国内技术进步,体现“后发优势”。对外贸易是中国获取技术的重要渠道,知识产权的跨国交易本身就构成了现代国际贸易的重要组成部分。近年来,中国通过引进先进技术和生产线,实现了产品出口结构的不断优化,促进了国内技术进步。这种“后发优势”对促进经济发展意义重大。
三是充分利用“两种资源、两个市场”,增强经济抗风险能力。通过出口国内生产相对过剩的产品,在国际市场上占有一席之地,可以缓解国内供需矛盾,提高经济效益。目前,我国手机、冰箱、电视、摩托车、服装鞋帽的出口依存度都在50%以上,有的甚至达到70%以上。国内经济发展紧缺的原材料也可以通过对外贸易实现。2005年,中国已经成为世界上最大的铁矿石和氧化铝进口国和第三大原油进口国。由于进出口的良性运行,不仅弥补了我国国内经济发展阶段性结构的不平衡,提高了总产出水平,而且逐步实现了产业结构的合理化和升级,增强了经济抗风险能力。
四是促进资本积累,增强规模经济。多年来,中国货物贸易顺差一直是外汇储备快速上升的重要来源。2001年末,我国外汇储备刚刚超过2000亿美元,2006年末超过1万亿美元。同期累计货物贸易顺差达3675亿美元,相当于同期外汇储备增量的43%。贸易顺差为企业的资本积累提供了资金来源,提高了厂商对未来市场的预期,刺激了投资需求,提升了企业的规模效率。
五是有效促进了经济增长,促进了国内就业。日益活跃的外向型经济促进了国内就业水平的提高。据有关专家分析,2006年,我国外贸依存度达到70%左右,有效促进了国内就业,城镇新增就业人数1184万,为近年来新增就业人数最多的一年。
第六,在全球经济增长中发挥积极作用。与许多国家相比,中国的发展更加开放,对世界经济增长的带动作用更大。多年来,进出口均保持快速增长。据有关专家分析,2003年至2005年,中国外贸增长对世界贸易增长的贡献率保持在10%左右,为推动全球经济全面复苏发挥了重要作用。
第二,贸易顺差是我国积极利用外资政策和独特贸易结构的必然结果,也是国内经济长期健康快速发展的正常表现。
长期以来,中国有着良好的政治经济环境。近年来,世界经济的整体增长为我国积极利用外资创造了良好的外部环境和内部条件,形成了我国以加工贸易为主要贸易方式、外商投资企业为进出口主体的独特贸易结构。这是中国长期外贸顺差的主要因素。
一是加工贸易发展迅速。一方面,中国良好的产业配套能力和大量廉价劳动力加速了全球制造业向中国转移。另一方面,加工贸易中的保税政策对加工贸易中的外资有很大的吸引力。因此,长期以来,加工贸易已经成为中国对外贸易的半壁江山。加工贸易是一种增值贸易形式,必然会产生贸易顺差。2006年中国贸易顺差总额为1775亿美元,其中,存在进出口逆差的贸易方式有:外商投资企业设备进口逆差278亿美元,保税区和保税仓库进出口逆差600亿美元,其他贸易方式部分逆差;进出口顺差的贸易方式主要有:一般贸易进出口顺差831亿美元,而加工贸易进出口顺差高达1889亿美元,超过了贸易顺差总额。由此可见,当前加工贸易是中国外贸顺差的最主要因素。
第二,中国利用外商直接投资持续增长。2006年,中国利用外商直接投资规模达到630亿美元,连续三年保持在600亿美元以上,其中近70%投向制造业。目前,已有190多个国家和地区在中国投资,全球500强企业中有480多家在中国投资。中国已经成为一些重要工业产品的全球制造中心。外商投资企业在中国对外贸易中的地位日益巩固。一方面,外商投资企业为国内市场生产,替代了部分进口需求。钢材、汽车及零部件、机械设备、消费电子产品、尿素等产品进出口形势变化明显。另一方面,由于国内市场有限,外资企业有巨大的出口需求。近年来,外商投资企业出口占我国外贸出口总额的比重一直保持在60%左右,并呈逐年上升趋势。
除了上述两个长期因素,中国的贸易顺差还与以下三个短期因素密切相关:
一是部分企业在出口退税率调整前突击出口。近两年来,国家陆续下调或取消了高能耗、高污染、资源性产品的出口退税率。企业往往会根据政策调整日期提前或突击出口。比如2006年,钢铁、服装等产品集中突击出口的现象更为明显。
二是人民币升值压力促使企业加快出口步伐。截至今年6月5438+10月,人民币对美元累计升值幅度较汇改前已达6%。长期来看,人民币升值会给进口占比高、外债规模大、流动性高或人民币资产巨大的行业带来利好,而会给外币资产高或产品国际定价的行业带来冲击,如电子、纺织、机械等行业。为了减少或避免人民币持续升值的影响,许多企业加快了出口步伐,同时对进口采购持观望态度。
第三,出口成本的上升提高了出口商品的价格。由于近年来国内土地、原材料、劳动力等价格上涨,企业出口成本上升,很多企业通过提高出口价格来转嫁部分成本。与2005年相比,2006年中国出口价格上涨了4.2%,而进口价格仅上涨了3%。需要指出的是:随着打击出口骗税管理水平的不断提高和企业守法自律意识的不断加强,企业出口骗税违法行为逐渐减少;导致出口价格总体水平上升的直接因素是人民币小幅升值和出口成本总体上升。因此,从海关统计的角度来看,所谓“大量出口虚报价格骗取出口退税,导致巨额虚假贸易顺差”的说法是没有根据的。
此外,少数发达国家或地区对高技术及其产品的出口实行封锁,导致中国经济发展和产业升级急需的技术和设备进口不足,这也是造成大量贸易顺差的重要因素。
第三,要正确看待和妥善处理贸易顺差大幅增加带来的新问题。
中国积极利用外资的政策和独特的贸易结构决定了中国的贸易顺差将长期存在。国际上判断贸易是否平衡,通常用贸易差额与当年进出口总额相比在10%以内,基本正常,这个10%也可以称为贸易不平衡的“警戒线”。2006年,我国贸易顺差为654.38+0775亿美元,约占当年进出口总额的654.38+00.1%,刚好触及“警戒线”。从世界最大出口国德国的现状来看,从1952到2005年的54年间,德国的对外贸易是顺差的。2002年贸易顺差首次超过190亿美元,2004年和2005年超过190亿美元。其中,贸易不平衡度超过10%的年份为12,最高为12.7%,超过了我国目前的贸易不平衡度。因此,中国目前的大量贸易顺差基本上是正常的。
然而,巨大的贸易顺差也给我们带来了新的问题。比如,我国与主要贸易伙伴的贸易摩擦增多,出口企业遭遇国际贸易壁垒的风险加大;中国外汇管理面临更加开放的国际压力;国内经济面临潜在的通货膨胀风险。对此,我们必须高度重视,采取积极稳妥的措施,确保经济健康发展。
在我看来,要解决这个问题,不仅要在外贸领域下功夫,还要在其他领域动动脑筋。既要在转变出口增长方式上下功夫,又要在扩大进口、增加内需上做文章。首先,要大力发展国内消费市场,可以通过完善社会保障体系来拉动内需,改善国内消费不振的状况。其次,要推动加工贸易转型升级,通过扩大加工贸易限制类产品目录,对“两高一资”等产品的加工贸易进行政策调整。第三,对利用外资的政策进行必要的调整,从“招商引资”转向“选商选资”和“养商育资”。第四,完善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合理引导升值预期。第五,要在调整出口结构和扩大进口方面做一些具体工作。特别要敦促少数发达国家或地区放宽对华高技术及其产品的出口限制,以优化进出口结构,缓解顺差过快增长的压力。
总之,面对大量贸易顺差带来的新形势,我们要保持平常心,既要高度重视贸易顺差问题带来的外部失衡和内部影响,又要正确认识贸易顺差的客观必然性。只要我们冷静客观地分析问题,积极稳妥地应对,中国对外贸易将始终保持良好的发展势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