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解决我国民营企业发展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第一,以家族企业制度为企业运作的主体

目前我国的民营企业主要采用家族企业制度的形式,能够建立真正的现代企业制度和委托代理关系的民营企业很少。随着企业的快速发展,家族企业制度形式主要有以下缺点:

1,单一产权。产权单一,说明封闭家族持有企业股权,不愿意接受外界的参与。企业的所有权和经营权高度统一。

这种封闭的产权在发展初期具有较高的效率,有助于节约管理成本,减少企业内耗,加速资本原始积累。但是,当企业发展到一定规模后,其劣势就越来越明显。

2.产权不清。有效的产权制度应该使产权关系清晰。如果产权不清,首先没有人会真正关心企业的利润目标和相应的资产增殖目标,更多的是关心企业的资产如何分配,最好能更快的获得更多的个人收入。

第二,资金支持不足

有数据显示,我国民营企业不同融资方式的比例为:自筹90.5%,银行贷款4.0%,非金融机构2.6%,其他渠道2.9%。可见,我国民营企业的发展,基本都是靠自有资金卷起来的。

三,民营企业发展中的内外合作障碍

民营企业的异军突起和快速成长,必然会打破原有的平衡格局,不可避免地产生一系列各方面的矛盾和冲突。目前,民营企业面临的矛盾和冲突主要包括:

1.私企与国企的矛盾与冲突。就中国目前的现实而言,一些地方仍然存在着对民营企业的歧视现象和做法,包括市场准入歧视、税收和银行贷款歧视等。这些歧视的发生和发展必然导致两类企业之间资源利用机会的不平等,从而必然导致矛盾甚至冲突。

2.民营企业之间的矛盾和冲突。竞争是市场经济的基本原则之一,这个原则同样适用于民营企业。一方面,竞争可以促进民营企业的发展,另一方面,竞争引发的民营企业之间的矛盾和冲突也是不可避免的。

3.私营企业所有者与经营者的矛盾与冲突。企业招聘管理者的目的是为了克服自身能力的局限性,提高企业的竞争力,使企业在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但是,企业主不可能完全了解管理者的能力,他们所追求的目标存在差异,这必然会导致他们之间的矛盾和冲突。

扩展数据

发展对策

1.建立现代企业管理模式,减少家族式管理模式的影响。

家族式管理模式缺乏科学有效的管理机制,容易导致战略决策失误:企业发展到一定规模后的专制、集权倾向,无法满足企业对人才的更高要求。

2.迎接挑战,实现政府管理体制的真正转变。

充分认识民营企业发展面临的挑战,解放思想,树立适合民营企业发展趋势的新理念,实现政府管理体制从管制到监控的真正转变。

3.完善法制保障民营企业发展。

市场经济是法制经济,民营企业的产权需要法制保障,其经营活动需要法制规范。加强立法。建议有关部门及时清理阻碍民营企业发展的法律法规。

4.以提高人的素质为突破口,全面提高企业素质。

未来企业的竞争,更重要的是依靠高素质的劳动者。我国民营企业仍然存在规模小、员工素质低的现象,无法实现具有人力资源优势的其他资源的配置和优化。

5.依靠科技进步调整和优化产业结构。

民营企业主要是传统产业,政府应该通过政策和经济杠杆,引导那些技术含量高、市场前景好、管理水平高的企业率先发展高新技术产业。

对于民营企业自身来说,随着科技的快速发展,需要加大技术开发的投入,研发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核心技术和主导产品,增加技术装备,成为技术创新发展的投入和推动主体。

6.继续发挥政府在民营企业发展中的作用,营造有利于陕西民营企业健康发展的良好环境。

加入WTO后,民营企业也面临着结构调整的问题。在这个过程中,政府的“宏观调控”仍然是影响民营企业最重要的环境因素。

政府要把握经济发展的总体格局,把经济管理职能转变为高效服务,创造良好的发展环境;我们要扮演两个角色,即领导者和服务者;政府必须提供制度支持、技术支持、信息支持和资金支持。

百度百科-民营企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