淮阴师范学院有几个学院?
淮阴师范学院,位于江苏省淮安市,是一所省属本科院校。2017学校成为江苏省省级硕士项目建设单位。1997 6月19,学校由1958创办的淮阴师范学院和1959创办的淮阴教育学院合并而成;2000年,淮阴师范学校和淮安师范学校合并。
2002年学校通过教育部本科教学水平合格评估,2007年被教育部授予本科教学水平评估优秀等级。2014作为全省三所试点评估高校之一,顺利通过本科教学工作检查评估。
截至2021年6月,已有5个师范专业通过了教育部二级认证,其中小学教育专业作为我国第一个师范专业试点认证,迈出了我国师范专业质量保障的第一步。学校获得国家级教学成果奖1项,省级优秀教学成果奖36项;目前,国家级特色专业建设点2个,国家一流本科特色专业建设点5个,省级一流本科特色专业7个,省级高校品牌特色专业建设项目2个,省级重点特色专业(班)9个,省级特色专业13个。
在60多年的高等教育办学历程中,淮阴师范学院与时代同呼吸、与民族共命运,为地方基础教育和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学校先后获得全国文明单位、省属高校先进基层党组织、省属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先进单位、教育人才工作先进单位、省属高校教学工作先进单位、省民族团结进步模范集体、省大学生创业示范基地、省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示范基地等近30项国家级、省级奖项。
2021年批准2个硕士学位授予单位和硕士学位授权点,8个师范专业通过教育部二级认证。其中,小学教育专业作为我国第一个师范专业认证试点,迈出了我国师范专业质量保障的第一步。
淮阴师范学院专业:数学与应用数学、信息与计算科学、统计学、初等教育、学前教育、教育技术、应用心理学、汉语言文学、秘书学、汉语国际教育、思想政治教育、物理学、应用物理学、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电子信息工程、电气工程、工程及其自动化、光电信息科学与工程、测控技术与仪器、化学与应用化学。
科研平台:
学校拥有21个科研平台,包括省级协同创新中心、重点实验室、高校重点研究基地和工程研究中心。马克思主义理论、中国语言文学、物理、化学、生态学、数学、教育学等7个省级重点建设学科。省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11个;院士工作站1个。
教师
截至2018年6月,学校现有教职工1600余人,其中专任教师1200余人,高级职称专任教师600余人,专任教师150余人,博士近400人。同时聘请了一批国内外知名专家学者担任客座教授和兼职教授。享受中国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1人,全国优秀教师4人,省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3人,省名师3人,省“333工程”培养高层次人才31人,省“蓝色工程”中青年学科带头人28人,省“蓝色工程”优秀青年骨干教师51人,省优秀教师。116教师被兄弟院校聘为硕士、博士生导师。
淮阴师范学院重点学科
一级学科:中国语言文学、数学、物理、化学、生态学、教育学、马克思主义理论。
物理学与思想政治教育国家专业建设重点
国家综合改革试点专业:生物技术
省级品牌专业:汉语言文学、生物技术
省级特色专业:汉语言文学、生物科学、化学、数学与应用数学、地理科学。
校徽为圆形,标志图案由梅花、书籍、周恩来纪念馆等图形组成。梅花图形周围是中英文校名,寓意淮阴师范学院以周恩来精神办学。中文校名字体取自《周恩来同志手稿集》。
校徽是一个长方形的徽章,上面有师生佩戴的周恩来同志文集的名字。教职工佩戴的胸卡底色为红色,字体为白色;本科生和其他学生佩戴的徽章有白色背景和红色字体;研究生佩戴的胸卡底色为黄色,字体为红色。
校旗是长方形的旗,左上角有校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