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PPO和vivo领PK手机快充100瓦安全吗?

华商报/华商网(记者焦)继“全面屏”、“刷新率”之后,“100瓦快充”成为手机行业的技术流行语。从50W(单位功率瓦简称)、65W到120W、125W,中国手机厂商近年来在手机快充技术上一直领先世界。最近OPPO、vivo、realme(中文名是real me)都宣布在10W快充的技术上有所突破。据悉,小米和联想支持的新手机即将发布。100瓦快充对手机意味着什么,为什么各大厂商都在磨刀霍霍?如何保证其安全性?

15-20分钟充满电

15年7月下午,OPPO发布了125W的超级闪充技术,比市面上最高的65W充电功率提高了近一倍。新锐手机品牌Realme也于7月16日宣布推出125W智能闪充技术。值得一提的是,7月13日,vivo旗下的iQOO品牌也宣布其120W超闪充技术将出现在即将发布的旗舰机型上。将于今年8月发布的小米10 Pro+的3C认证信息显示,该机型也将采用120W快充技术。此外,将于7月22日上市的联想拯救者电竞手机也将支持90W超级闪充技术。

超级闪充,智能闪充,超级闪充...虽然各家叫法不同,但本质上都是快充技术。那么,更高功率的充电技术对手机意味着什么?

Realme表示,通过125W的智能闪充,一部4000 mAh的5G手机三分钟就可以充入1/3的电,可以支持手机使用几个小时,而充满整个电池只需要20分钟。realme副总裁徐琪表示,搭载125W智能闪充技术的5G手机将尽快量产。

OPPO VOOC首席科学家张嘉良在发布会上表示,125W超级闪充可以在五分钟内将电池容量为4000 mAh的手机充电到41%,20分钟充满电,并强调充电时温度不超过40摄氏度,不烫手。

IQOO表示,通过公司的120W超闪充技术,15分钟即可充满电。据悉,搭载该技术的新旗舰手机将于8月量产。联想拯救者电竞手机支持90W超级闪充技术,根据目前发布的相关海报显示,30分钟即可充满。

“蓝绿工厂”领衔对决

引人关注的是,目前100瓦快充技术的领跑者是“蓝绿工厂”。因为vivo的背景色是蓝色,而OPPO的背景色是绿色,而且两家厂商之间经常有打脸,所以业内分别称其为“蓝厂”和“绿厂”。那么,“蓝绿厂”为什么要在手机快充技术上下功夫呢?

“快充是现在为数不多的可以数字化量化的技术,而手机耗电快又是用户的一大痛点,所以厂商都争先恐后地在快充上下功夫。”市场研究机构赛诺高级分析师李刚告诉中国商报记者,OPPO和vivo一直非常重视手机快充技术,尤其是前者积累了丰富的经验。

据了解,OPPO“充电5分钟,通话2小时”的广告语曾是手机圈最经典的营销案例之一。2014年,OPPO的VOOC闪充技术登场,上面的广告语让这项技术家喻户晓;2065438+2008年6月,OPPO的50W SuperVOOC超级闪充技术商用,35分钟即可充满一部3400 mAh的手机。去年OPPO的65W超级闪充技术实现量产,充电五分钟就能“黑两小时”。现在的125W超级闪充技术,可谓上一层楼。

不可否认,OPPO在快充技术领域野心很大。张嘉良表示,OPPO将更加积极地参与甚至主导行业标准的制定,继续普及直充技术体系。

而vivo也不甘落后。在去年的世界移动通信大会上,vivo展示了自主研发的120W超闪充技术。据介绍,该技术综合考虑了能量转换、温升控制、充电安全性、设备兼容性等诸多关键因素,将充电转化率从过去的97%提升至98.5%。通过手机行业首款6C(行业概念)电池,结合半压双电荷泵、双电池串联等技术,15分钟充满电成为现实。

电池充电不够快。

IDC(国际数据公司)中国区研究经理王茜告诉中国商报记者,100瓦快充技术的出现来自于创新的需求。“5G等功能的升级给续航带来挑战,电池体积和能量密度不可能无限提高。这里技术的演进自然推动了行业加快充电速度。”

“由于手机本身内部空间有限,电池技术长期不见突破,厂商只能在充电技术上做文章。”众诚智库高级分析师张洋告诉记者。

据了解,2013年,高通发布了第一代快充技术,是专门为搭载高通骁龙芯片的终端开发的。当时最大充电功率为10W,高于目前苹果iPhone(iPhone 11 Pro系列除外)的标准充电器规格。自此,手机厂商开始重视快充技术。到2018,快充技术在业界的功率已经超过50W。"近年来,中国的手机快充技术一直领先世界."张洋说。

一位不愿意透露姓名的手机厂商高管告诉记者,加速大电池充电是5G手机的一个核心趋势。根据对网络侧和消费者行为的研究,随着5G的到来和流量成本的降低,消费者对手机的使用更加深入。因为5G手机集成了调制解调器、更多天线、更多处理单元等等,所以功耗比4G手机更大。“一般来说,在同样的体验场景下,5G手机的功耗比4G手机高10%-20%左右。”面对长续航的需求,厂商还要兼顾便携性、单手握持,尤其是手机的安全性,所以四五千mAh的大电池几乎是极限了。在这种情况下,电池充电速度不够快。“更高功率的快充技术能够在相同时间内充入更多的电量,有助于缓解用户的电池容量焦虑。”上述高管表示。

“5G时代,无论是硬件规格的提升,还是应用场景的丰富,手机的功耗已经越来越大,但电池的容量不可能无限增加。所以超级闪充效率必须不断提高。”张嘉良也说道。

安全性有待验证。

但如此高的充电功率是否会增加手机充电的安全隐患,也引起了业界的关注。手机充电起火导致的财产和人身伤害事件频频见诸报端,这个问题还需要时间和市场反应来检验。

华商报记者注意到,厂商一直在努力降低手机充电时的发热,增强充电保护。为此,他们在安全性上做了很多优化。例如,OPPO采用三个电荷泵(也称为开关电容电压转换器)并联来降低负载,加上多极耳双6C电池,配合十个新型温度传感器的严格温度控制,确保高速充电的安全性。IQOO在电池内部设计上采用了“MTW阵列极耳结构”,相当于将电池多次并联,大大降低了正负极板的电阻,从而降低了整个电池的阻抗,从源头上控制电池发热。在全新的充电器内部,iQOO还加入了两个独立的温控感应芯片,可以根据使用状态智能调节电压流量的输入输出,使整个充电过程稳定、快速,始终保持在合适的温度。

“125W智能闪充采用极其严格的温控标准,通过创新的结构设计和复合散热材料,避免了单一热源的产生,能够快速导出热量。整个过程的平均闪充温度不超过40摄氏度。”Realme说。

此外,厂商在手机的散热系统上也下足了功夫。

实用还是噱头

张洋认为,百瓦快充将是今年下半年国产手机的一大亮点,锦上添花,但不会成为吸引消费者大量换机的主要卖点。除了安全性需要验证之外,还有以下原因:

第一,对于一般消费者来说,现在的手机基本上一天能充一次电,晚上在家充。虽然用100瓦快充可以大大缩短充电时间,但不需要更换手机,也不需要额外投入资金更换充电插头。其次,对于确实没有足够电量支撑一天,需要在工作期间充电的消费者,这些消费者大多属于户外或移动办公人群,无法保证随时随地找到电源。相比较而言,移动电源(充电宝)性价比更高,更实用;第三,虽然充电时间缩短,但该技术也会缩短电池寿命,导致电池续航能力快速下降,增加更换电池或手机的频率(成本);第四,为了解决充电和散热的问题,需要在手机中集成额外的散热设施,占用额外的空间,会降低手机在相同尺寸下的性能或体验。

“当然,并不是说快充一百瓦没有意义。对于消费者来说,在有电源的地方临时充电几分钟,可以解决短期需求;对于厂商来说,这既是展示自身技术水平的卖点,也是技术储备。一旦未来电池材料和技术有新的突破,百瓦快充会迅速大放异彩。”张洋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