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机自动拍摄美景,苹果获得新车专利。

在最近公布的苹果新专利51中,泰坦计划(Project?Titan),其中一个与车载摄像系统有关。

这项专利名为“兴趣点图像数据的自动捕捉”,可以捕捉各种公路旅行,如高速公路风景、城市风景以及穿越山脉或海边的公路路线上的风景。

当车主前往另一个城市进行公路旅行、翻山越岭或沿着海边旅行时,车载摄像系统可以捕捉到车主的“美好回忆”,车主只需享受旅程。

苹果指出,随着人们对自动车辆控制和自动导航系统越来越感兴趣,现在汽车上安装了不同类型的遥感设备。这种传感器可以是一个或多个雷达、超声波传感器、波束扫描设备、可见光相机设备、红外相机设备、近红外相机和深度相机设备,包括一个或多个光学扫描设备,例如激光雷达设备。

苹果表示,兴趣点可能是车辆外部环境中的一个场景、事件或物体,它可能被捕捉为路线、旅行、行程或车辆旅程中的历史兴趣,如日落海景、著名地标(如布鲁克林大桥)、路过的游行、野生动物,或者乘客或车辆用户希望捕捉此类兴趣点作为旅行历史的图像数据。

车辆可以使用各种机器视觉、计算机视觉和模式识别技术来自动检测兴趣点,而无需用户手动输入。在一些情况下,还可以有接口(例如图形用户接口或语音命令)来接收由驾驶员手动输入的请求,以捕获兴趣点的图像数据。

苹果专利不断。

美国专利商标局正式公布了苹果获得的66项新专利,其中一项是利用电动永磁体改进车辆主动悬挂系统的方法,从而降低车辆的能耗。

该专利名为“配备电动永磁体的主动悬架系统”,它使用控制系统识别车辆运行特性的变化,并根据识别的变化向致动器系统输出稳定性命令,并基于接收的稳定性命令,使用致动器系统向电动永磁体施加预定强度的第一磁场一段时间。

苹果专利图1展示了一辆配备了新型悬挂系统的汽车;专利图2显示了汽车控制系统的概况。

第一磁场将电永磁体从第一状态改变到第二状态,然后电永磁体将产生第二磁场,以改变汽车悬架系统中悬架部件的至少一个弹簧常数或机械强度。在第一磁场消失后,电永磁体将在预定持续时间后保持在第二状态。

2019获得底盘相关专利。

2019年,苹果泰坦项目被美国专利商标局授予两项新专利。此次获批的两项专利分别涉及汽车稳定控制系统和自适应定位门。前者旨在解决车辆在不平道路上的自动驾驶问题,后者主要研究如何将滑动门应用到车辆上。

(来源:patentlyapple)

第一个专利是关于自动驾驶的车身稳定性控制。苹果的汽车稳定控制系统主要是通过测量方向盘的转向角度来决定转向方向。比如根据侧向加速度、轮速、车辆是否稳定等特征数据,系统可以在车辆失去部分稳定性时,根据实际情况制动一个车轮或者增加扭矩。该系统可以为影响车辆加速、制动或转弯的驾驶场景提供必要的安全保障,如风雨、路面碎石或泥泞,甚至越野时的不平地形。苹果的专利可能会用在其泰坦项目的自动驾驶汽车上,当然也适用于半驾驶汽车。

测试中的苹果泰坦项目车辆

另一个专利是自适应定位门,其实就是推拉门设计。苹果的例子展示了一款新设计的汽车风格,同样是前后左右四门,但是门与门之间没有中央门柱。这项技术可以让自动驾驶汽车的车门根据周围环境进行自我调节,灵活开启,避免与其他车辆发生碰撞,方便乘客上下车。

关于苹果造车和泰坦计划

说到苹果汽车,首先要说项目?泰坦(Titan Project),巅峰时期有超过65,438+0,000名员工在库比蒂诺总部附近的秘密基地参与研发。后来经过几次裁员和管理层重组,Project?泰坦一度被报道搁置。

2019年5月,有消息称泰坦计划仍在秘密进行中。目前,苹果正在加州建设一个大型测试场,并开发一些电池相关的技术。此外,苹果还聘请了特斯拉工程副总裁迈克尔?Schwekutsch,参与过包括宝马i8,菲亚特500在内的各种项目?EV,沃尔沃XC90,保时捷918?斯派尔电动及混合动力系统的研发。

(苹果的秘密测试网站)

这也说明自动驾驶不是项目?泰坦的全部,而不是只做自动驾驶技术,苹果想完全做一个电动汽车。2065438+2008年9月的一份投诉报告(美国联邦调查局披露的一起关于苹果知识产权的案件)显示,苹果造车项目大约有5000人参与,其中2700名员工可以登录Titan的项目数据库,也就是说至少有2700人直接参与了这个项目。

2016年,苹果汽车相关专利申请开始浮出水面,专利适用于机器人和自动驾驶领域。在随后的几年里,越来越多的专利被曝光,包括配备智能安全带系统的车门、取代传统B柱的外铰链车门、特殊的电池保护地板、多重回复反射器回复反射系统(可在低能见度下识别路标)、先进的加密防黑客门锁等等。

(苹果申请了汽车专利)

同年5月,苹果还向滴滴出行投资了6543.8+0亿美元。据指出,泰坦计划从滴滴出行获得丰富的数据,以改进其自动驾驶算法。

苹果何时推出首款电动汽车?让我们一起期待吧。(图/文/图:全电?周建强)

本文来自车家作者汽车之家,不代表汽车之家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