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刑法中的单位犯罪

法律主观性:

您好,关于刑法对单位犯罪的规定有什么疑问,请参考我国刑法对单位犯罪的规定。《刑法》第31条规定:“单位犯罪的,对单位判处罚金,并对其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处罚。本法分则和其他法律另有规定的,从其规定。处罚原则(一)单位犯罪两罚制刑法在大多数情况下对单位犯罪采取两罚制。在两罚制中,对单位进行罚款,而且罚款是无限的,即没有规定罚款的数额。在两罚制中,对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直接责任人判处刑罚,这里的刑罚包括自由刑和罚金,主要是自由刑。个人被判自由刑还有两种情况:(1)多数情况下,判处与个人犯罪相同的刑罚。比如《刑法》第二百二十条规定:“单位犯本节第二百一十三条至第二百一十九条规定之罪(侵犯知识产权罪——引注)的,对单位判处罚金,并对其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依照本节各条的规定处罚。“所谓依照本节各条的规定处罚,是指依照个别犯罪的规定处罚。(2)在少数情况下,刑罚低于个别犯罪。比如个人犯受贿罪,最重可以判死刑。但根据《刑法》第三百八十七条规定:“国家机关、国有公司、企业、事业单位、人民团体索取或者非法收受他人财物,为他人谋取利益。情节严重的,并处罚金,并对其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可以看出,在单位犯受贿罪的情况下,对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的处罚远远轻于对个人犯受贿罪的处罚。(二)单位犯罪的单一处罚制度在某些情况下,刑法规定了单位犯罪的单一处罚制度,即只处罚自然人,不处罚单位。比如《刑法》第三百九十六条规定:“国家机关、国有公司、企业、事业单位、人民团体违反国家规定,以单位名义集体私分国有资产给个人的。数额较大的,对其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或者单处罚金;数额巨大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这里刑法规定的犯罪主体是国家机关、国有公司、企业、事业单位、人民团体,但处罚的只是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而不是单位。

法律客观性: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三十一条单位犯罪的,对单位判处罚金,并对其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判处刑罚。本法分则和其他法律另有规定的,从其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三十条68公司、企业、事业单位、机关、团体实施危害社会的行为,法律规定由单位犯罪的,应当负刑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