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用法学系包括哪些专业?

包括以下专业:

法律事务(律师事务)专业

专业介绍:法律事务(律师事务)专业成立于2000年,是我院最早的专业之一。拥有一支结构合理、爱岗敬业、教风严谨、职业道德良好、学术水平较高的教师队伍,十余年来为北京政法机关、企事业单位培养了大批人才。

该专业面向受过中等教育,对律师助理和法律服务感兴趣的候选人。旨在培养具备本专业基础理论和专业知识,掌握一般司法程序,协助律师办理各类诉讼和非诉讼案件,在律师事务所从事日常事务或辅助工作及基层法律服务的应用型高技能人才。

课程:

(1)基础课程:实用英语、计算机应用基础、应用文写作等。

(2)专业基础课:法理学、宪法学、法律逻辑学、证据法、刑法原理与实务、刑事诉讼原理与实务等。

(3)专业核心课程:民法原理与实务、民事诉讼、合同法、婚姻继承法等。

(4)职业技能课程:民事纠纷处理技能培训、调解技能培训、中小企业法律实务技能培训等。

(5)选修课:知识产权法、中国法律文化概论、国际私法、交际艺术、演讲与口才等。

职业资格证书:法律事务助理、婚姻家庭咨询师(三级)等。

实践培训单位:北京市丰台区司法局、北京市长虹律师事务所、北京市益铭律师事务所、北京市展达律师事务所等十余家单位。

就业定位:基层司法所司法助理、政法机关法律助理、社区法律服务所法律服务人员、企业法律顾问助理、法务部秘书、律师助理、律师事务所辅助人员等。

行政执行(行政执法)专业

专业介绍:行政执行(行政执法)专业,成立于1999,有成熟的专业建设和课程建设。本专业主要为行政机关、司法机关、企事业单位、法律服务机构等单位培养具有基本行政管理能力、法律案件处理能力和行政执法能力的应用型高技能专门人才。经过三年的学习,学生能够系统地掌握基本的法律知识,具有较强的思维能力和应变能力,具有良好的政治思想素质和道德修养,具备协助领导、单位或他人处理行政事务的能力。

课程:

(1)基础课: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毛泽东思想概论、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理论、计算机原理及应用、宪法学、法学基础理论、职业发展与就业指导、办公自动化、实用英语等。

(2)专业基础课:行政法、行政诉讼法、行政复议法、行政处罚法、国家赔偿法等。

(3)专业核心课程:民法原理与实务、刑法、民事诉讼、刑事诉讼、经济法、婚姻继承法等。

(4)职业技能类课程:行政争议处理、调解原理与实务、法律文书写作、证据法实务、合同法原理与实务、律师与公证实务等。

(5)选修课:现代礼仪、组织行为学、辩论与口才、行政许可法、行政处罚法、美学鉴赏、行政公文写作、行政合同与政府采购。

职业资格证书:结合专业和就业,本专业设置的资格证书包括基础资格证书和推荐资格证书两大类。基本资格证书包括计算机水平测试和英语应用能力测试等。推荐的资格证书有秘书证书(初级和中级)、计算机等级考试、英语口语证书(初级和中级)、速录证书等。

就业方向:各级行政机关法律工作人员、行政执法部门执法人员和执法助理、各企事业单位法律工作者、行政秘书等。

刑事执行(罪犯矫正/社区矫正)专业

专业介绍:刑事执行(刑事矫正/社区矫正)专业是专科层次的专业。2000年经北京市教委批准,2001开始招生。本专业主要为北京市司法系统、北京区县司法所阳光社区矫正中心培养掌握罪犯管理矫治、法律事务处理和犯罪预防的基本理论和专业知识,罪犯心理矫治和社区矫正的基本技能,一般法律事务处理能力的应用型高技能专门人才。该专业近三年就业率为100%。

课程:

(1)基础课:实用英语、计算机应用、大学语文、大学生思想道德修养、毛泽东思想概论、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等。

(2)专业基础课:宪法学、法理学、民法学、民事诉讼法、刑事诉讼法、社会学等。

(3)专业核心课程:刑法原理与实务、刑事执行原理与实务、社区矫正实践、犯罪心理矫正、犯罪学基础等。

(4)职业技能课程:社会调查技能培训、刑事办案技能培训、民事办案技能培训、法律文书情景培训等。

(5)选修课:社会礼仪、劳动和社会保障法、合同法原理与实务、社会心理学等。

职业资格证书:法律事务助理、社工(初级)、心理咨询师(三级)等。

实习实训单位:北京市人民检察院第二分院、北京女子监狱、清苑监狱、通州区司法局阳光社区矫正中心、门头沟区司法局阳光社区矫正中心等。

就业方向:各司法局阳光社区矫正中心、各司法局基层司法所、法院、检察院、中小企业法务部门等。随着我国社区矫正的快速发展,罪犯矫正和社区矫正队伍的管理日益规范和完善,罪犯矫正和社区矫正的人才需求日益迫切,为该专业提供了广阔的就业前景。

劳动和社会保障

专业介绍: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是我院的特色专业。2004年经北京市教委批准,2005年开始招生。主要培养劳动保障法律待遇与企业劳动人事管理相结合的综合应用型技能人才。本专业师资力量雄厚,校内配有社会保险管理信息系统模拟实训室,校外有长期合作的专业实习基地。

本专业毕业生应掌握劳动和社会保障相关的基本法律知识和实践能力,具有较强的协调沟通能力,熟悉企业和一般组织的劳动人事管理操作流程。具有处理劳动争议的能力,能够调解劳动争议,参与劳动争议诉讼;熟悉社会保险申报业务及相应的咨询业务;良好的沟通、交流和协调能力;能够管理企业人事档案和合同。

课程:

(1)基础课:大学英语、计算机应用基础、实用英语、应用文写作、法理学、思想道德修养等。

(2)专业基础课:保险学、民法原理与实务、民事诉讼原理与实务、刑事诉讼原理与实务、市场营销学、组织行为学、劳动与社会保障概论等。

(3)专业核心课程:劳动与社会保障法、培训与就业、劳动关系、养老保险、失业保险、工伤保险、医疗与生育保险、人力资源管理等。

(4)职业技能课程:社保业务流程演练、办公软件操作培训、劳动合同诉讼处理、劳动争议处理、沟通技能培训等。

(5)选修课:沟通与交流、刑法原理与实务、社会保障国际比较等。

职业资格证书:劳动和社会保障资格证书、人力资源经理(国家三级资格证书)、秘书资格证书等。

实习实训单位:各区县社保服务中心、各区县劳动争议仲裁机构、职业介绍中心、企事业单位等。

就业方向:劳动和社会保障行政部门、劳动和社会保障服务机构、企事业单位劳动人事管理岗位等。毕业生主要从事劳动人事管理服务、社会保险经办和咨询服务、就业培训、职业介绍服务。随着我国社会保障体系的完善和加强,该专业的就业前景日益广阔,现已成为人才市场的热门专业之一。

司法助理专业

专业介绍:司法助理专业成立于2009年,是我院新开设的专业。本专业培养具有基本司法工作能力、法律事务处理能力和纠纷调解能力的应用型高技能专门人才。司法助理专业课程体系合理,师资力量雄厚,教学设施齐全,专业特色鲜明,能够为本市基层司法行政单位和其他法律服务部门提供优秀的应用型高技能人才。

课程:

(1)基础课: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体系概论、实用英语、计算机应用基础、体育等。

(2)专业基础课:法理学、宪法学、物权法、刑事诉讼原理与实务、行政法与行政诉讼法、经济法原理与实务、证据法实务、律师与公证实务、中国司法制度、婚姻继承法、仲裁法等。

(3)专业核心课程:民法原理与实务、民事诉讼原理与实务、刑法原理与实务、合同法等。

(4)职业技能类课程:民事案件处理实务、劳动合同案件处理实务、合同法原理与实务、调解原理与实务、公司法原理与实务、法律文书写作等。

(5)选修课:审美鉴赏、组织行为学、辩论与口才、民事纠纷调解技巧、房地产法、国际私法、知识产权法等。

职业资格证书:法律事务助理、社工、文秘等国家职业资格证书。

实践培训单位:基层司法所、法律援助中心、律师事务所等。

就业定位:基层司法所司法助理、政法机关法律助理、社区法律服务所法律服务人员、企业法律顾问助理、法务部秘书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