谭文华的人物故事

“百亿光伏”的领跑者

在锦州的地面上,谭文华是一个有些神秘的人物。谭文华和“光伏”这个词会在很多正式和非正式的场合频繁出现。在媒体如此发达的今天,很难在媒体上找到他的身影。据他说,几年来,他和他的公司都没有接受过正式的面试。所以,当谭文华最终接受这次采访时,笔者感到有些“荣幸”。

为什么会这样呢?高质量做事,低调做人是他的信条,在一般人看来有些过分。同时,个人和企业生活方式的多样化使他的“个性”成为可能。

阳光能源等7家公司的董事长谭文华,身材高大、大方、善良、儒雅,话不多,从不张扬。正是这种低调、务实、一丝不苟的内在气质,赢得了员工和周围人的信任和海外合作伙伴的赞赏。他和他的600名员工今年实现销售收入654.38+0.2亿元,纳税近亿元,人均劳动生产率200万元。谭文华和他的下属无疑是在挖一座金山,而这座金山至今只被挖了一角。

什么是光伏?

地球上的传统能源迟早会用光,阳光会永远照在我们身上,而阳光会被半导体材料直接转化为电能,这就是光伏。光伏这种绿色能源已经成为全球关注的话题。日本搞了“新阳光计划”,德国搞了“百万屋顶”运动,政府以数倍的价格收购了私人太阳能发电。法国、意大利、西班牙和美国也在效仿。

中国在2006年颁布了可再生能源法,承诺2010年太阳能光伏累计装机容量达到450 MW。照此推算,未来几年光伏增长率将达到38%,一个庞大的产业将诞生。光伏产业链中,硅锭晶圆产能缺口达50%,谭文华生产。当这种巨大的差距已经被广泛认可的时候,谭文华已经占据了国内这个行业的制高点:产品获得国家免检证书,价格同行业最高,供不应求。全部拥有自主知识产权,产量居全国第二,50%的产品出口。

机会被抓住了。

机会需要被发现,抓住它是你的。谭文华在遇到光伏之前走了一大圈。

1993,37岁的谭文华成为原155厂厂长。谭文华一上任,就做了一件大事:他主持的应时电弧法坩埚生产线被列入国家火炬计划。他通过消化引进设备,自主研发了16英寸和18英寸坩埚生产设备,填补了当时国内空白,获得国家新产品奖。由于这种新产品,这个大工厂在第一个五年计划中继续生存。

2001,谭文华作为新华应时玻璃集团的董事长,做了第二件重要的事。他把生产应时玻璃的设备卖给了世界500强企业圣戈班,并落户锦州。这样一来,谭文华的企业就成了一个空架子。考虑到谭文华的牺牲,市委两次安排他到政府部门工作,他都拒绝了。他知道自己最适合的岗位在企业,离不开那些还没有被妥善安置的员工,所以他必须继续带领他们创业。他提出了一个新的目标:用三年时间打造另一个新华应时集团!什么做的?他固定在单晶硅上。当年研制的设备生产的坩埚是生产单晶硅的专用设备。

日本金属回收有限公司董事长西村想在中国寻求发展太阳能产业的合作伙伴。仁村李尚非常兴奋。他说,未来中国所有的沙漠都将覆盖上太阳能电池,取代传统的煤球发电。虽然日方描绘的蓝图浪漫得不可思议,但谭文华从中体会到了单晶硅的巨大商机。

2001年,与日本合资成立新日硅公司,利用现有的2台单晶炉和日本提供的6台单晶炉生产单晶硅锭。

2002年与香港友昌公司合资成立华昌硅业公司,扩大单晶硅锭生产。

到2003年,年产值已达3700万元,合资前的新华应时集团年产值为3600万元。谭文华带领员工用三年时间重建了一个新华应时集团。

2003年,国资退出,谭文华等17人购买国有股,改制为民营控股的合资企业。

2004年,华日硅业公司成立。今年,随着国际石油短缺和绿色能源的迫切呼吁,太阳能电池行业突然变得更好,更光明。

2005年,华友新能源公司和金州阳光能源公司相继成立。

到目前为止,谭文华已经拥有五家公司,主要设备从两台单晶炉发展到100。引进了8台线切割机,产品从拉制硅锭延伸到切片。自主研发的切片技术已经占据了国内的制高点。

扛起“百亿光伏”大旗

作为市人大常委会委员,谭文华当然不会忘记自己的社会责任。在市十三届人大四次会议期间,他联合10名代表,郑重提交了关于“十一五”期间在我市打造百亿光伏产业的提案,建议抓住难得的机遇,发挥全市上下的努力,在“十一五”期间形成百亿光伏产业。

该动议得到了市委、市政府的高度认可。2006年8月24日,市长办公会决定实施我市建设百亿光伏产业基地项目。前市长刘志强(现市委书记)亲自担任指导小组组长。市政府召开了三次会议,均由市长刘志强亲自主持,并下发了两个文件。

谭文华知道,此举无疑是在给自己施压。做好工作已经不是个人的事了。金州百亿光伏的龙头重担历史性地落在了他的肩上。

百亿光伏的实现将对锦州的产业结构产生重要影响。

经常有人反馈:童书记在会上夸你,刘市长在会上夸你...谭文华只是淡淡地笑了笑。谭文华还是那个低调的谭文华。谭文华感觉更多的是一种责任,一种新兴行业扛起大旗的责任。他还想说,感谢市委、市政府对这个行业的大力支持。

“三年大变革,十年大复兴”的方略,激励着谭文华。他跟分管工业的孙东科副市长说,市里提出“三年工业翻一番”,我就每年翻一翻我的块。他说到做到。2004年5700万元,2005年2654.38+0亿元,2006年7亿元,2007年6543.8+0.2亿元。三年21次!

今年将开工3个亿元以上的大项目。三个项目明年全部投产,新增产值30亿元。西海工业区光伏产业园已开工,预计2010年产值达80亿元。

不喜欢接受镜头采访的文华每天必须阅读四份报纸,因此当她出差被耽搁时,她不得不“补课”。他的公司大概是锦州唯一一家市级党报加入队伍的民营企业。

文华看书,看经济学方面的书。文华也热爱篮球。看一看阳光能源公司,你会惊讶于锦州会有里外如此干净的企业。

他觉得企业管理要有人文色彩,员工要觉得虽然在私企工作,但也是企业的主人,贡献多的人会得到相应的回报。在公司里,从Xi安雇来的医生比总经理挣得多。除了三险一金,员工还投保了意外伤害险。

谭文华从国外麦当劳了解到,没有清洁工,顾客自理,公司食堂只配服务员,员工自己打扫卫生,培养员工的文明习惯。每顿饭一个水果就在那里,谁也不会多拿。他还安排去过国外的销售部长给所有员工讲美国的文明习惯。他认为文明的员工可以生产出高质量的产品。

金山刚刚挖了一个墙角,那么作为金洲光伏的领导者,他自然不会有一天空闲,因为他要让阳光照耀到更多的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