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淘宝上的小趋势:很多中小海外品牌把淘宝当成实验室。

马云曾说,阿里巴巴到2036年将成为世界第五大经济体,排在美国、中国、欧洲和日本之后。为什么这么说?

他的解释是,如果一个公司能服务20亿客户,创造6543.8亿个就业岗位,帮助6543.8亿个中小企业盈利,就应该算是一个经济体。

从经济的角度看淘宝和天猫很有意思。

因为这样一来,淘宝平台上出现的一些新潮流,就可以算是社会小潮流了。所以有时候遇到在淘宝工作的朋友,我会问他们,最近淘宝上有什么新发现吗?只要我一问,肯定能听到有趣的东西。

就在最近,我又听说了一批,所以今天我想告诉你几个我最近在淘宝上听到的小趋势。

首先是小型挖掘机购买热潮。

最近半年淘宝上的小型挖掘机卖的不错,不是玩具,也不是重型的,是小型的,2万到3.1万套,交5000元定金就有人给你送货。这款小型挖掘机今年的销量比往年翻了几番。

买家主要来自农村或小城镇。这是干什么用的?

购房者大多自己建房打地基,挖旱厕,挖坑松土种果树,干农活清除牛粪;还有的是专门买来接活的,给别人装修,打散,收拾农田或者挖沟,一次赚几千块,很快就回本。

我去淘宝搜索“小型挖掘机”,确实看到了很多产品。卖家大多来自山东、济宁、烟台、聊城、潍坊。卖的好的产品一个月能卖500多套。

买家特别好玩,在评论里举报买挖掘机的目的。

有人说“我给老家兄弟买的”“我买了直接送到叔叔的农场”“我买了给后院果园松土”“我买了给爸爸挖地”“我天天疏通村里的排水”...各种事情让人大开眼界。

那为什么今年小型挖掘机的销量开始翻倍?

我的朋友来自淘宝,他的名字叫黄金龙,他告诉我两个原因。一个原因是这两年农民作为卖家大规模接入移动互联网。刚开始他们开店或者直播,卖自己的农产品,土特产。熟悉这个套路后,他们会发现,唉,不仅我的供给能力可以接入电商平台,我的需求也可以通过电商平台得到满足。

所以他们的需求,比如使用小型挖掘机,也开始成为集中购买力。

听金龙这么一说,我觉得还挺好看的。

如果这是一个小趋势,那么在未来,我们可能会在淘宝上看到越来越多意想不到的生产力工具成为主流消费品。那么淘宝不仅是一个可以满足消费主义的平台,也是一个促进生产力效率的平台。这不是很美吗?

还有一个原因,就是不太靠谱。

金龙说:你就当我在胡说八道,你就听着。

我怀疑很多家里有矿有鱼塘的朋友把微型挖掘机当成了玩具和礼物,但我现在还没有证据。

因为我们发现大量男性用户特别喜欢长时间看挖掘机施工的视频。还有人去找卖家咨询说,你这挖掘机能挖个山洞吗?你能给孩子们挖沙子吗?可以买给男朋友当礼物吗?你推荐哪一个?

听了这么扯淡的理由,我想了想说,这样,你就试着和卖家做一个挖掘机盲箱吧。如果有人买了盲盒,说明挖掘机真的成了玩具和礼物。

这是一个小型挖掘机的故事。

第二个小趋势是,一批中小海外品牌发现,如果把淘宝作为实验室,他们可以低成本地测试自己进入中国市场的适合性。

以前一个海外品牌考虑要不要入华是很麻烦的。

它需要先做消费者调研,熟悉中国市场,然后寻找合作伙伴,再注册中国公司。一系列流程跑下来,耗时耗力。当它站稳脚跟时,它可能会发现一两年前做的研究已经失败,消费者对它本身的兴趣已经转移。

那么我们该怎么办呢?

从2018开始,一些小品牌就想通了:这么多中国代购都在买我的东西,我就干脆和代购、网络名人合作,通过他们的口气来试探市场匹配度。

所以品牌直接联系网络名人和大连的人,让他们在中国的网络社区种草,让他们现场带货,让他们用自己的买家店铺做促销活动,以此来试探中国客户对自己的兴趣。

然后两个月后就清楚了。看到好的苗头,马上开自己的天猫旗舰店。如果卖的不好,也没关系。这是网络名人推广差,不是我品牌差,我躲在后台也没什么损失。

两年来,超过5900个海外小品牌通过这种方式进入中国市场,先从淘宝购买,然后开设天猫旗舰店。

比如有个意大利包包品牌叫BUTI。今年疫情期间,在中国一家全球买手店的帮助下卖出了119,震惊了布提的老板。

还有一款叫白瑞德的斯德哥尔摩香水,在淘宝红人买家直播间1分钟卖出600多件。这些品牌尝到了甜头,现在在继续推进与网络名人、代购合作的同时,正在加紧与天猫商讨开设自己的旗舰店。

你看,这个想法挺机智的?这是第二个小趋势。

第三个小趋势反映了中国卖家的机智。这半年,淘宝上出现了一个很特别的直播品类,叫锦鲤鱼直播。

不是锦鲤,而是锦鲤,鲤鱼,你每天转发的好运。

淘宝上已经有上百个这类的主播了。因为中国的卖家发现,卖锦鲤鱼直播是一个很神奇的操作,转化率很高。

疫情期间在上海的一个锦鲤渔场也发现了。

这家店叫鲤鱼遇见锦鲤,是上海最大的锦鲤渔场。它的主人姓蒋。年初,中国新冠肺炎疫情最严重的时候,这家店苦不堪言,一个订单都没有。

江老板觉得闲着也是闲着,我就学人家玩直播。

我开了个直播,给你看我养的锦鲤。锦鲤鱼在国内有玩家圈子,好的锦鲤鱼往往通过拍卖决定成交。姜老板一边直播一边介绍每一条锦鲤,并在评论区召集感兴趣的网友竞价。

直播第一天,还挺热闹的。成千上万的人看了,但很少有人买。老板也不气馁,反正很好玩,第二天就直播了。嘿,说好了的。

网友可以在直播间看到活鲤鱼游来游去。不同的花纹,不同的血统,不同的游泳姿势,都是独一无二的。这种情况下,他们会对每条鱼形成不同的价格预期,会觉得我买了这条,就属于我了,别人再也不会买了。在一个开放的直播间里,能够通过消费达到这样的专属感,是有点酷的。

做了几个月,江老板拍卖了最贵的鲤鱼,卖了65438+3000多。以前江老板的师傅经营渔场的时候,每条鲤鱼的利润只有几分钱。

大家都知道,淘宝卖家互相学习的速度很快,所以现在淘宝上有100个主播在卖锦鲤鱼直播。

65438年6月至2020年7月底,锦鲤鱼淘宝成交额达8500万元,同比增长36%。你看,好像疫情没有影响到行业。

当然,这8500万不会全部来自于现场拍卖,但这种新玩法显然促进了锦鲤鱼市场的扩大。以前我们这种外行最多在微博和朋友圈转发锦鲤,现在不经意间去了直播间,可能会引发我们购买锦鲤,饲养锦鲤的兴趣。

好了,听金龙讲了这样一个趋势,沿着这个思路,我想到有几类特别适合直播,比如:吃饭,直接做饭,或者直接给你吃,能引起你的食欲;

再来是化妆品,你直播的时候,马上就能展示出使用前后的效果差异,画面有说服力;另一种以锦鲤鱼为代表的生物,在直播时可以展现动物独特的行为和个性。

受此启发,我也搜索了其他宠物,发现淘宝直播也有,比如卖猫狗乌龟小鸟的...

继上一个卖锦鲤鱼的故事,我想问大家,你们觉得还有什么特别适合直播卖的产品吗?你的逻辑是什么?

身边有家人驻扎的日本老婆,千万不要对淘宝太熟悉。第一次听到他们在淘宝上购物,我真的惊呆了:我们中国人去日本海淘,你们在这里淘宝。不怕假货吗?

回答:便宜又好,物流又快。我没买过假货。有一个人还在淘宝上买了汉服,让我觉得有点惭愧。当然,其实是区别对待的。原则上,食品、化妆品、靴子、包包都是贴身或者体现自己口味的,还是会买信得过的“日本制造”。

以淘宝为试水营销的纽带,是一种现实的操作。不仅在企业层面,作为日本政府机构的Jetro也放下姿态,积极与淘宝合作,举办了多场“日本精品节”。它第一次在两天内完成了一年的KPI,让最初反对的日本总部“大和田”震惊得合不拢嘴。淘宝的成功离不开日益规范的管理,尤其是2018《电子商务法》颁布后,大平台的风险意识加强,打击假冒伪劣成为常规重点管理。

对于淘宝来说,与Jetro合作也是提升品牌、加强管理的契机。他们有一个专门的项目团队与Jetro合作,保护日本产品的知识产权。

淘宝、天猫、双十一已经成为中国在海外消费力的代名词,现在也是中国内部循环经济的标志性窗口,未来会有越来越多的海外品牌进驻。马老师说“让天下没有难做的生意”。这个世界不是“夏添”,而是“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