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AIP潜艇何时建成?

AIP是“不依赖空气推进装置”的英文缩写。现在已经被人们广泛接受,在各国海军中越来越受欢迎,大有引领常规潜艇发展的潜力。

常规动力潜艇有一个致命的弱点:不能长时间在水下航行,必须经常浮到水面“呼吸”,即在通气管状态下用柴油机给电池充电。这很容易被对方的雷达探测到,柴油机给电池充电时的噪音也很容易被对方的水声设备探测到,从而大大增加常规动力潜艇的暴露率,严重威胁其生存能力。

AIP的中文翻译意思是“自动耗氧发电装置”。说白了就是常规潜艇不用频繁浮出水面,增加隐蔽性和突然性。目前AIP系统仅作为常规潜艇的辅助动力装置,可使潜艇的下潜时间增加5 ~ 7倍。随着AIP技术的进一步成熟,有可能取代柴电推进系统成为常规潜艇的主要动力源。

纵观国际上AIP的历史和现状,可以选择的AIP方案有:闭式循环柴油机(CCD)AIP、斯特林发动机(SE)AIP和燃料电池(FC)AIP。这三种AIP方案分别被各海军强国采用[1],如英国、荷兰采用的CCDAIP方案,瑞典采用的SEAIP方案,德国采用的FCAIP方案。据相关报道,中国潜艇采用了斯特林发动机(SE)AIP技术,采用的斯特林发动机是一种通过外部加热使气体在不同温度下周期性压缩膨胀的闭式循环往复式发动机。

三种AIP的性能评估

AIP计划绩效指数

航程中等,不错。

潜水深度中等,不错。

低噪音等级为差、中、好。

散发到外侧的热量适中至良好。

开发成本好,但是差。

运营成本好,中,差。

开发周期好,但是差。

装置安全性良好,中等。

维护性能好,中,好。

开发的风试有好有差。

目前有消息称,中国最早装备AIP潜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