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规划》正式发布,哪些企业可以受益?

65438年10月9日,国务院常务会通过《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规划》(以下简称规划),明确引导新能源汽车产业有序发展,推动建立全国统一市场,提高产业集中度和市场竞争力。

从会议传达的内容来看,主要提出了四点要求。一是加大关键技术研究,鼓励车辆操作系统和动力电池的研发创新;二是加强充换电、加氢等基础设施建设;第三,鼓励加强新能源汽车领域的国际合作;第四,加大新能源汽车在公共服务中使用的政策支持。

那么全国人大通过的这一利好政策会带动哪些新能源汽车产业细分领域呢?哪些公司会直接受益?

支持新能源发展的四大要点

早在去年年底,《规划》文件就已经公开征求意见。从公布的内容来看,《规划》中提到的四个发展方向与此前公布的征求意见稿基本一致。

在《规划》文件中,对新能源汽车未来五年和15都有明确的目标规划。比如,到2025年,新能源汽车销量达到25%左右,到2035年,国内公共汽车实现全电动化。

此前,受财政补贴下降、突发疫情等因素影响,我国新能源汽车销量出现下滑。随着复工的完成和利好政策的不断出现,新能源汽车市场开始加速。根据中国汽车工业协会公布的数据,2020年8月,国内新能源汽车产销分别为10.6万辆和10.9万辆,同比分别增长17.7%和25.8%。

该协会秘书长崔东树表示,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规划旨在促进产业升级,增加新能源汽车的数量。从上述措施来看,技术研究旨在实现产业链强链,克服新能源汽车产业链核心零部件短板;基础设施建设是加强电站充电站建设,实现新能源汽车良好的产业发展环境;加强国际合作主要是为了促进新能源汽车国际企业在中国更快的发展,实现高水平产品在行业更好的普及。

《规划》中提出的以上四个要点可以看出,国家对新能源汽车的支持方向在不断调整,但仍是持续支持。

恒大等车企迎大福利。

《规划》的发布意味着新能源汽车产业将迎来新的发展机遇,也是释放先于其布局发展的汽车企业潜力的大好时机。近几年,在所有的新企业中,恒大可以说是准备最充分的。恒大已在车辆操作系统、动力电池、充电桩建设以及规划鼓励的国际合作方面完成整体布局。

其实细看恒大的布局,已经基本完成了从设计、生产、销售到后期使用的全产业链布局。首先,2019年以来,恒大通过一系列国际并购和战略合作,掌握了车辆R&D及制造、3.0底盘架构、动力总成、动力电池等关键领域的核心技术。

同时携手EDAG、AVL、FEV、麦格纳、IAV等全球五大汽车工程技术领军企业共同研发。除恒驰1-6 * *六款车型外,还有八款共计14款车型正在有序研发中,在新能源汽车关键技术上拥有自主知识产权。

除了核心技术,在产品设计上,恒大力求“全球化”,已经亮相的恒驰六款也是由国际顶级大师设计。为了精益求精,同时满足消费者对“颜值”越来越高的要求,恒大精选顶级设计大师的方案,筛选出30位大师50个方案,15设计方案。有许多大师设计了保时捷、兰博基尼、宾利和奥迪等畅销汽车。

为保证产品生产质量,恒大在上海、广州的生产基地已进入设备调试阶段,完全按照工业4.0标准建设。据了解,两大生产基地配备了2545台智能机器人,采用世界最先进的设备和技术,满负荷生产后每分钟可生产1辆汽车,甚至可以媲美很多传统车企。未来3-5年,恒大汽车基地年产能将达到654.38+0万辆。此外,恒大还计划在瑞典等海外国家设立工业4.0生产基地,实现全面国际化。

此外,在新能源汽车核心动力电池技术方面,恒大挖掘了韩国SK电池研究院前院长李俊秀及其团队,作为全球领先的动力电池企业,SK的技术毋庸置疑。按照计划,其能达到世界领先水平的动力电池将于明年下半年正式亮相。

针对此后车主的使用,恒大汽车也提前做好了从根本上解决新能源汽车痛点的准备,与国家电网合资成立“国网恒大智慧能源服务公司”,并与碧桂园、万科、融创三大地产巨头签订服务合作协议。根据恒大提供的数据,通过与四大房企签约,国网恒大智慧充电业务将快速覆盖全国5468个小区、872万户、约31万业主,从根本上解决“充电难”问题。

可以说,恒大自入市以来的一系列动作具有相当程度的前瞻性,也站在了中国新能源汽车行业的前沿,这在规划的发布中得到了进一步验证。而恒大汽车的动作也引来了股市最直接的反馈。9月底,随着恒大拟登陆科创板的消息传出,恒大股价在4天内从13元的低点上涨至19.7元,涨幅高达50%。有业内专家表示,恒大可能凭借全产业链的实力,复制特斯拉股价飙升的神话。

这个其实很好理解。可以和特斯拉的市值和产品做个对比。截至6月65438+10月10,特斯拉市值已达314万亿港元,而恒大市值仅为1772亿港元。与前者相比,仍处于低估值,想象空间巨大。未来,随着恒驰的量产上市,恒大汽车有望快速抢占市场,向市值万亿的新能源汽车巨头冲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