蚌埠市卫生局下属单位
蚌埠市第一人民医院创建于1949年4月11日,是蚌埠市最早的市级综合医院。50多年来,蚌埠一院在市委、市政府和市卫生局的关心指导下,在各位兄弟的全力帮助下,在广大人民群众的支持和厚爱下,稳步发展。一院几代人的不懈努力,奠定了蚌埠一院的坚实基础。随着* * *和国家的成长,蚌埠一院为推动蚌埠社会发展进步,保障人民健康做出了巨大贡献。尤其是在医疗市场竞争日益激烈的今天,一院进行了深度改革和大规模转型,为实现跨越式发展奠定了基础。目前,蚌埠市第一医院是集医疗、教学、科研、预防、保健、康复为一体的市级综合医院,二级甲等医院,全国百强医院,全国卫生系统先进集体,东南大学医学院附属医院,蚌埠医学院教学医院,儿科护理部为全国“青年文明号”。
医院占地面积50347平方米,建筑面积45667平方米,床位640张。医院年门诊量约30万人,年出院病人约1.4万人。医院设有内科、外科、妇科、儿科、五官科、中医科等20多个临床科室,10多个医技科室。重点部门和品牌部门各有特色。省重点学科儿科学在超低位未成熟儿治疗、儿童肾脏疾病治疗、儿童神经系统疾病和感觉统合训练、儿童疝气微创技术等方面处于省内先进水平。普通外科和骨科是市级重点学科。腹腔镜胆囊切除术、下肢静脉曲张及溃疡的微创治疗、习惯性便秘的诊治、胃癌的综合治疗、骨损伤性疾病的治疗、运用创伤骨科国际先进的AO学派理论进行断指(趾)再植等均处于市内先进水平。普通外科初步形成了肝胆、肿瘤、头颈、胃肠、血管、肛肠的专业化发展趋势。心脏介入手术、PTCA支架植入术、心脏瓣膜置换术、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等。,在具有市级特色的心血管内科和心胸外科开展,在全市乃至皖北地区影响较大。眼科白内障超声乳化手术,妇产科无痛分娩,产科全程优质服务,支气管镜、支气管镜、胃肠镜、消化呼吸内科治疗等技术在市内有优势。
地址:蚌埠市土山路229号
蚌埠市第二人民医院负责人:方振川
安徽省蚌埠市第二人民医院位于市中心,地理位置优越。是一所历史悠久,集医疗、科研、教学为一体的大型市属综合医院,也是蚌埠市红十字会批准成立的唯一一所红十字医院。它成立于1925年,其前身是意大利在中国开办的教会医院,名为仁爱医院。1994年10月被卫生部评为二级甲等医院,1996年8月通过全国爱婴医院评审。是蚌埠医学院教学医院,蚌埠市医保定点医院。
医院占地面积6000平方米,建筑面积1.6万平方米,床位450张,日均门急诊量1.0万人次,年住院人数8000余人。患者治愈率、诊断符合率、抢救成功率均达到同级医院先进水平,多次获得国家、省、市先进典型荣誉称号。是省市命名的文明医院。
医院现有职工600余人,其中高级卫生技术职称61人,中级卫生技术职称210人。医院现有15病房,主要业务科室有:心血管内科、消化内科、呼吸内科、骨科、脑外科、泌尿外科、妇产科、儿科、眼科、口腔科、中医科、介入治疗室、体外反搏室、高压氧科等。还拥有独特的心血管研究所、眼病防治研究所、低视力康复中心和高压氧治疗中心,其中心内科和眼科被评为省、市临床医学重点专科。
地址:蚌埠市延安路302号
蚌埠市第三人民医院负责人:赵春怀
蚌埠市第三人民医院成立于1954年4月。现已发展成为专业科室齐全、人才结构合理、技术力量雄厚、医疗设备先进、专业特色突出,集医疗、科研、教学、预防、康复为一体的综合性医院。1996被评为“三级甲等医院”,同年荣获世界卫生组织和联合国儿童基金会。
医院现有床位763张,其中临床科室24个,医务科8个,专业研究所5个,行政科室18个。2006年,有587 445次门诊和急诊,65 438+08 307名出院病人和5 865 438+00次住院手术。医院总收入17156万元,医院总资产28742万元。连续三年被评为医疗机构卫生工作目标责任任务考核优秀单位。
医院非常重视重点学科的建设。神经外科2003年被评为省级重点学科,在省卫生厅第二轮评审中通过专家组评审,被评为“学科建设成绩突出”。骨科、烧伤整形外科、神经内科、急诊科ICU病房被评为市重点学科。医院设备先进,利用外国政府贷款进口的价值4000万元的医疗设备已投入使用,包括1.5T磁性振动器、16排螺旋CT扫描仪、大型血管造影系统、直接数字放射成像系统、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仪、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数字胃肠机、脑室镜系列、ASA手术导航系统、腹腔镜系列、外科。
地址:蚌埠市胜利中路38号
蚌埠市第四人民医院负责人:孙玉贵
蚌埠市第四人民医院创建于1978,是一所公立的市级非营利性综合医院。城镇医疗保险定点医院、淮上区、怀远县、新农合县级定点转诊医院。目前有员工近200人,其中高级(专家)卫生技术人员15人,中级卫生技术人员52人。近年来,以患者为中心,积极创建诚信医院、平安医院,深化医院管理年活动,积极构建和谐医患关系,努力解决群众看病难、看病贵问题,实施了一系列便民利民措施:患者进出医院免费救护车接送、住院3天内手术、患者联系知名专家、优先使用安全有效低价药品。服务态度明显改善,医疗水平不断提高,彻底改变了以往的形象。先后被授予“市文明单位”、“消费者信得过单位”、“优质服务单位”、“市卫生先进单位”、“巾帼文明岗”、“青年文明号”、“平安医院”等称号。
临床科室包括:普通内科、心血管内科、消化内科、呼吸内科、普外科、泌尿外科、骨科、妇产科、儿科、口腔科、眼科、耳鼻喉科、针灸、推拿、理疗、急诊室、皮肤科。
进口大型医疗设备有:CR(数字图像处理系统)、彩超、全自动生化分析仪、电子胃镜、x光机、Holter's Holter、12心电引导机、膀胱镜、脑血流图仪、多功能牵引床等。
人才队伍培养:近年来,先后向上海市中山医院、瑞金医院、六院、医学儿童医院输送了20余名学科带头人和技术骨干;北京协和医院、朝阳医院、肿瘤医院、广安门医院;南京鼓楼医院和蚌埠医学院附属医院正在进一步研究。
地址:蚌埠市东海路189号
蚌埠市传染病医院院长:郭
蚌埠市传染病医院创建于1953,设有肝、肺、急性感染性疾病、皮肤科等科室。主要治疗肝炎、肝硬化、结核病、脑膜炎、乙脑、狂犬病、伤寒及各种性传播疾病等37种法定传染病。同时,蚌埠市还在我院成立了皮肤性病诊疗中心、中西医结合肝病研究所和肝硬化研究所,使科研和临床治疗紧密结合。医院人才众多,设备先进,技术一流,是安徽省集医疗、科研、预防、保健为一体的大型传染病医院。
蚌埠市传染病医院(蚌埠市第五人民医院)位于禹会区红旗三路160、1、120、119路公交总站。
地址:蚌埠市红旗三路160号
蚌埠市中医医院院长:叶春英
蚌埠市中医院是一所综合性二级甲等医院,市医保定点单位。目前拥有高级专业技术人员70余人,聘请了全市各专业知名退休专家近20人。同时与市内外多家医学研究机构建立了医疗合作关系。医院设有内科、外科、骨科、妇产科、儿科、五官科、口腔科、推拿科、针灸科、皮肤科等科室。,并有糖尿病、心血管疾病、高血压、血液病、肿瘤、肝病、肾病、半身不遂、不孕症、肛肠疾病、结石、风湿、静脉曲张、泌尿道、消化、近视等十余个中医专科,其中糖尿病。
医院拥有进口日本CT、德国西门子彩色多普勒超声、美国全自动生化分析仪、肿瘤微波治疗仪、准分子激光视力治疗仪、500mA多功能x光机、意大利b超、全自动血细胞计数器等大型医疗设备50余台套。医院先后获得省级文明单位、省级诚信服务单位、市级优质服务先进单位等荣誉。
地址:蚌埠市大庆路135号
蚌埠市妇幼保健院院长:杨军
蚌埠市妇幼保健院成立于1984年7月,占地面积1600m & amp;sup2,总建筑面积7133m &;sup2。是我市唯一一家集保健与临床为一体的市级公立妇幼专科医疗保健机构。政府指定专业婚前医学检查机构,省卫生厅指定皖北新生儿疾病筛查中心。是我市首家“爱婴医院”。我院坚持以“以保健为中心,保健与临床相结合,面向基层、面向群体”为指导思想和办学宗旨,是全市妇幼保健技术指导中心。
医院被省政府授予“全国卫生文明建设先进集体”(1987)、“全国卫生系统先进集体”(1992)、“儿童青少年先进集体”(1986)、“省级先进集体”(1992)。
医院拥有病床100张,职工137人,中高级职称55人。主要设有妇产科、儿科(北京首都儿科研究所医学科研协作单位)、妇女保健科、儿童保健科、康复科、中医科、新生儿疾病筛查皖北分院等临床或保健科室。
地址:蚌埠市升平街107号
蚌埠市卫生局卫生监督所所长:卜廷东
蚌埠市卫生局卫生监督所受蚌埠市卫生局委托行使卫生监督职能,承担市区卫生监督执法职能,指导各市县卫生执法工作。其目的是为人民健康提供卫生监督和保障。
经营范围:依法对全市食品、化妆品、消毒产品、饮用水及涉及饮用水卫生安全的产品进行监管;依法监督管理公共场所、职业、放射、学校卫生、传染病防治工作;依法监管医疗机构、采供血机构及其从业人员的执业活动,整顿和规范医疗服务市场,严厉打击非法行医和非法采供血行为。
主要职责:
(一)制定全市卫生监督执法工作计划,报市卫生局批准后实施。
(二)依据《传染病防治法》、《食品卫生法》、《职业病防治法》、《妇幼保健法》和有关卫生法律法规,承担全市的监督执法管理职能和对县级卫生监督机构的业务指导、监督检查。
(三)对管理相对人进行定期卫生监督和采样,承担能够现场完成的监测,定期报告并协助公布监督结果。
(四)承担各级卫生行政许可和资质认证申请的受理、资料审查、申报、分发、登记、验证和备案工作。
(五)参与卫生行政处罚的一般程序和听证程序,提出行政处罚意见,经卫生局批准后,组织实施行政处罚、行政强制、行政控制等行政处罚。
(六)对新建、改建、扩建项目的选址和设计进行审查验收。
(七)对卫生污染、中毒等突发卫生事件进行调查取证,采取必要的控制措施,提出处理意见。
(八)承担相关投诉和举报的受理工作,并责成相关分支机构的监管人员调查取证,提出处理意见。
(九)承担全市卫生监督机构执法工作的法律咨询、指导和检查,以及卫生监督员的法律和专业知识培训。
(十)承担卫生监督执法宣传工作,开展卫生法制和公共卫生知识宣传,负责全市各级各类管理对口人员的卫生法律法规和相关卫生知识培训。
(十一)负责全市卫生监督信息收集、统计分析和评估报告。
(十二)承办同级卫生行政部门和上级卫生监督机构交办的其他工作。
地址:蚌埠市朝阳路462号,邮编:233000,
蚌埠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负责人:钟
蚌埠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是应用预防医学理论和相关技术,开展各种传染病和非传染病的预防控制、公共卫生和职业卫生监测、评价、健康检查、科学研究和培训的卫生技术服务机构;它是遵循预防为主的原则,运用预防医学的理论和技术,预防、控制和消除疾病,改善卫生条件,增进公众健康的卫生机构;是预防医学领域的多学科综合性专业机构,是一个科技部门。蚌埠市疾控中心按照国家和地方政府颁布的相关卫生规范和标准开展工作;是卫生行政部门的工作人员机构,是蚌埠地区疾病预防控制的业务技术指导和培训中心。
蚌埠市疾控中心主要负责辖区内急慢性传染病和慢性非传染性疾病预防控制的规划、计划、组织和实施,建立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处理运行机制,指导、组织和调查处理重大传染病、新发传染病和不明原因群体性疾病等突发卫生事件。对人群居住环境的卫生质量和生活质量、食品、职业、环境、学校卫生等危险因素进行卫生学监测和评价。对全市急慢性传染病、慢性非传染性疾病、公共疾病、学生常见病和意外伤害进行流行病学监测和分析,组织全市免疫接种工作,制定全市消毒杀虫工作计划和技术措施,并对其效果进行监测和评价。承担全市卫生监督检查工作和预防性卫生检查工作。
地址:蚌埠中荣街81号,233000。
蚌埠市中心血站负责人:吴亮
蚌埠市中心血站创建于1953,于1979年被市政府命名为具有独立法人代表资格的全额事业单位。2002年用国债投资新建。新站位于治淮路181号,占地面积12321平方米,建筑面积近5000平方米。设计新颖、布局合理、功能齐全的新商务楼于2005年5月正式开业。该站是本市唯一集采供血、检验、科研、教学于一体的采供血机构。也是皖北最大的采供血机构。承担本市(含怀远、固镇、五河、凤阳四县)及蚌埠市近30家医疗机构的临床医疗救治和应急用血任务,每年采集血液约654.38+00万毫升。站内有三辆流动采血车和一个采血室,拥有全自动酶免系统、血细胞计数器、血细胞分离机和国内外标准万级、百级净化室等数十台先进现代化仪器设备。现有工作人员60余人,专业技术人员46人,其中高级职称4人,中级职称16人,相关科室8个。
该站本着“质量是生命,责任重于泰山”的宗旨,严格规范采供血行为。自1995以来,每年参加卫生部和安徽省临床检验中心开展的实验室间质量评价和全国血液学专业委员会实验室间质量控制评比活动,均获得满分,荣获“合格实验室”称号,确保了全市人民医疗用血安全。
多年来,该站党支部目标坚定,围绕本单位中心任务,带领全站党员及职工立足本职岗位,齐心协力,与时俱进,开拓进取,连年荣获市级文明单位光荣称号,多次荣获全市“为民服务、行业新气象”先进单位。1997以来,还多次获得蚌埠市卫生局卫生工作目标管理优秀单位的光荣称号。
地址:治淮路181号
蚌埠市应急救援中心负责人:石彪
蚌埠市紧急救援中心成立于1978 03 10,原名“蚌埠市急救站”,2004年更名为“蚌埠市紧急救援中心”。是蚌埠市唯一由政府承担的院前急救专业机构,主要承担蚌埠地区90万急、危、重疾病和突发灾害、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现场救援。
该中心位于蚌埠市体育路35号,是蚌埠市卫生局下属的专职机构。在建新址位于南湖路(蚌埠职教中心对面),占地11.962亩。目前,该中心设有办公室、院前急救部、通信调度部、车辆管理部、宣传部五个部门。工作人员38人,卫生技术人员8人(中级5人,初级3人),司机9人,调度员5人,担架员10人,办公室工作人员6人。中心应急车辆10辆,其中监控车辆4辆,普通车辆6辆。监护车辆配备了急救包、氧气瓶、心电图机、监护仪、除颤器、呼吸气囊、吸痰机、骨折垫、气动呼吸机等设备,中心实行24小时值班制度。
地址:蚌埠市体育路35号。急救电话:120。
医学信息站副站长:钱大熙
加强我市医学科学研究工作,繁荣医学科学氛围,促进医学科学技术发展,更好地为社会主义建设服务;加强国内外医学信息交流,收集整理国内外信息文献,并进行分类编目;医学科技资料检索为科研项目立项和科研成果鉴定服务;开展医学信息研究,为各级领导决策服务;对系统内各学会资料室的业务进行指导,从而享受资源。
地理位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