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肥高新建设投资集团有限公司集团产业

建设平台是集团重要的基础平台。集团深入贯彻落实省政府关于尽快将创新示范区建设成为合芜蚌自主创新综合试验区先导区的基本要求,加快“一个中心、三个基地”建设,以“聚焦示范区、提升建成区、推进合作区”为导向,以“攻坚百日行动”和“绿化大会战”为契机,加强组织领导,创新工作机制,

2009年,集团负责基建项目138个,计划总投资63.6亿元,计划完成投资32.4亿元,开工率96%。

项目前期完成项目招标约200个,签订工程合同约500个;配合完成10村民小组拆迁;获得约1300亩征地批文;通过划拨挂牌方式获得约700亩土地;成功拍卖蜀山南部235亩土地。

道路工程,12新建道路,总长约15 km,已通车约11.5 km。新建彩虹路、潜水东路、望江西路西延、长宁大道南延。

房屋建筑工程,施工竣工面积90万平方米,其中新开工56万平方米,续建34万平方米,竣工31万平方米。

综合配套,铺设水、电等配套管网约35公里;设置路灯20公里;建设3座10KV公共开关站;完善特色园区内部配套建设;建设垃圾转运站、污水提升泵站、生态补水工程、污水管网改善等。

绿化工程已完成绿化面积约80万㎡,其中秋季“绿化大会”工程19,绿化面积约50万㎡,种植乔木30780株,灌木43260株,地面草坪230198平方米。

代建和零星项目方面,实施财务代建项目36个,投资代建项目4个,零星项目60个。

2010年,集团基建计划总投资约67亿元,计划承接118项目,计划投资约35亿元,安排资金约27亿元。是集团重要的“供血平台”。成立之初,面对复杂严峻的国际国内经济形势和灵活多变的宏观调控措施,为实现“扩大融资规模、降低融资成本”两大目标,集团积极改善资产结构、拓展融资渠道、创新融资方式,通过发行公司债券等方式,实现了融资工作的新突破,同时建立了程序科学、运作规范、监管严格的融资管理体系。

2010年度,集团将继续保量增额,加强投融资平台建设,积极调整债务结构,加强银企合作,创新融资渠道,确保各类资金的有效供给。是集团自营项目的“龙头平台和动脉平台”。集团在积极配合高新区发展需求的同时,大力开展政策招商,依托优势资源,创新招商模式,致力于发展项目合作和风险投资,助推潜力企业快速成长,实现* * *创造* * *共赢。

集团以多种方式投资了万依科技、高新创业投资、工信安全研究院、锂能电池、国源担保等项目,总投资约2.57亿元。

2010年,集团将继续深化投资项目研究,做好市场调研和项目储备,关注和投资投资规模适中、回报率高、回收期短的项目,发展风险投资业务,培育和支持一批科技型企业上市。是集团重要的“造血平台”。集团立足园区,志存高远,强力整合地产项目、园林绿化等资源,集中力量拓展自营业务,在地产投资开发上“亮剑”。

年初,随着金融危机向实体经济蔓延,房地产市场低迷,集团根据形势调整营销策略,赢得了购房者的青睐。中环华庭、何仪花园等楼盘销售业绩大幅增长。目前,集团正在开发建设的房地产项目包括国家动漫产业及服务外包基地、大学科技园、公共安全产业基地、科研孵化基地、创意产业园、科技产业园、机电产业园等。,招商工作如火如荼。未来,这些项目的建成不仅将丰富和完善高新区的产业发展格局,还将为整个集团增添新的利润增长点,不断推动集团向“城市运营商”发展。是集团重要的“活血平台”。集团广泛拓展经营渠道,全面规划资产运营,在房地产营销、孵化器建设管理、融资担保、招商引资等方面谋求“蝶变”。在确保国有资产保值增值的同时,服务了高新区产业集聚区,优化了高新区投资发展环境。

本集团出租及出售的经营性房地产总建筑面积超过654.38+50万㎡。高新技术创业园企业新增知识产权134项,各类项目到位资金1920万元;新引进企业55家,总投资约3.5亿元。担保公司新增担保公司59家,担保总额2.87亿元,余额3.32亿元。

2010年,集团将继续做好租赁资产和物业的管理工作;提升孵化服务水平,扩大孵化器规模,帮助企业快速成长;增加担保公司的资金实力,加大对高新技术企业的担保支持力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