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法律教育?

普法教育就是普及法律知识教育,旨在增强受教育者的法律知识和法律道德意识。

法制教育的主要内容是:

1,深入学习宣传宪法,加强社会主义法治理念教育。把学习宣传宪法作为法制宣传教育的基础性、根本性、关键性工作,进一步在全社会形成学习贯彻宪法的热潮,增强全社会的宪法观念,提高全体人民特别是各级领导干部和公务员的宪法意识,深入学习宣传党和国家关于民主法制建设的理论和方针政策, 促进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的有机统一。 深入学习宣传国家基本法律制度,培养民主法制观念、爱国主义观念和国家安全统一观念。要把学习宣传宪法与学习宣传社会主义法治理念结合起来,在全社会大力弘扬社会主义法治精神,使公民牢固树立法律至上、崇尚法治、公平正义等社会主义法治理念。

2、深入学习和宣传与经济社会发展相关的法律法规。要加强契约自由、公平竞争、诚实信用等市场经济基本法律原则和制度的宣传教育,促进经济主体依法生产经营管理,促进经济结构优化升级;努力实现全区经济高水平发展。着眼于改善和完善城市功能,服务区域协调发展,加强城市规划建设管理相关法律法规宣传教育,倡导和推进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法制化,促进社会进步。以推进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为重点,加强人口、资源、环境和公共卫生法律法规宣传教育。深化文化、教育、体育、医疗等事业法制化建设,加强相关法律法规宣传教育,为各项社会事业发展提供良好的社会环境。

3、深入学习和宣传与群众生产生活密切相关的法律法规。加强安全生产、劳动和社会保障、社会救助等法律法规的宣传教育。,增强全社会安全生产和保护劳动者合法权益的意识。深入宣传知识产权法律法规,在全社会培育尊重劳动、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创造的理念,推动形成有利于推进自主创新、建设创新型城区的良好社会氛围。大力开展城市房屋拆迁、农村土地征用和承包地流转相关宣传教育,预防和减少社会矛盾,切实维护群众合法权益。

4、深入研究整顿和规范市场经济秩序的法律法规。围绕人民群众反映强烈、社会危害严重的问题,深入开展以打击制售假冒伪劣食品、药品、农资为重点的法制宣传教育,以打击规避招标、假招标、转包和违法分包为重点的整顿和规范建筑市场, 深入开展以打击偷税、骗税和非法减免税为重点的税收征管法制宣传教育,整顿出版物市场、文化娱乐市场和信息网络市场。

5、深入学习和宣传维护社会和谐稳定、促进社会公平正义的相关法律法规。在公民中深入开展以“学法律、讲权利、讲义务、讲责任”为主要内容的公民法制宣传教育,强化权利与义务一致的观念,促进公民依法行使权利、履行义务,形成守法、崇尚法律、依法办事的社会风尚。结合全社会广泛开展的“八荣八耻”教育,把法制教育和道德教育有机统一起来,使全体公民牢固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自觉规范自身行为,自觉维护社会和谐稳定。要着力加强公民依法维权、依法信访教育,培养公民自觉守法、依法表达利益、依法维护权益的行为习惯,促进各类矛盾纠纷依法妥善解决。加强基层民主自治理念的宣传教育,增强公民依法参与社会事务管理的意识和能力。加强法律权威和司法公正教育,促进社会公平正义。加强治安刑事法规宣传教育,预防和减少违法犯罪,为建设“平安西部”提供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