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州知识产权特许权

2007年春晚,宋丹丹小品里的一句台词火遍了全国——下蛋公鸡,公鸡中的战斗机,欧耶!

小鸟手机,手机里的战斗机。

20年前,中国手机市场还没有苹果和华为盛行的痕迹。当时国产小鸟手机主导手机市场。

波导手机的辉煌有赖于其创始人徐立华。

1963,徐立华出生在湖北随州的一个农民家庭。虽然家里并不富裕,但他勤奋好学,考上了西南交通大学。他本科专业是计算机,研究生专业是工商管理。

这个专业背景为他日后成立科技公司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1991毕业后,徐立华来到深圳工作。

在业余时间,徐立华不断思考如何做自己的生意,做一辈子打工仔,这不是他的追求。

这一天,他准备给家人打电话问好。在电话亭排队等候时,他听到后面传来几声嘟嘟声。

他扭头一看,身后是一个商人模样的中年人。男人手里拿着一个BB,皱着眉头看着显示屏。

那人看到徐立华转过头,主动和他说话:“小伙子,我家里有急事。能不能让我先打个电话?”

徐立华看着那个脸上带着焦虑表情的人,改变了他在队列中的位置。

排队期间,男子的BB机又响了。站在后面的徐立华看到BB机屏幕上一串数字,笑着问:“这些数字说了什么?”

那人无奈的说:“我这次去深圳出差,忘了带管制手册。我不知道它说了什么。我只记得95277的意思是赶紧回家,不知道家里发生了什么事。”

那时候的BB机是数字版的。每收到一条消息,用户都要查阅手册翻译中文,非常麻烦。

如果没有控制手册,BB机的作用是聊胜于无,收到信息也不知道是什么意思。

徐立华感慨:“要是BB能直接显示中文就好了,省了翻译。”

说完这句话,他突然停顿了一下。随即,他一拍自己的头,就对自己说:“行,就这么干!”

徐立华不再打电话,跑去找他的朋友溥杰、徐锡光和隋波。他兴奋地说:“我有一个极好的主意!”

当时市面上的BB机不是英文版就是数显版,中国人用起来很不方便。如果能制造出中国版的BB机,肯定能占领广阔的中国市场。

徐立华的想法得到了朋友们的支持,他们决定一起创业,开发和生产BB机。

注册公司时,徐立华想到了小时候和父亲一起砍柴。他看着天空中飞翔的鸟儿,问父亲:“为什么飞得高的鸟儿总是成群结队?”

父亲告诉他,鸟儿只有结伴才能飞得更高更远。

现在,徐立华和他的同伴一起创业,就像那些一起散步的鸟一样,所以他把公司命名为鸟,中文叫鸟。

1992,波导公司正式成立。

目标明确,技术先进,加上地方政府的鼓励和支持,徐立华团队在不到一年的时间里,生产出了中国第一台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BB机。

波导刚做了样机,收到了800万的预付款。1993下半年,波导生产的中国BB机销量过万,利润过百万。1998,波导BB机的市场地位一直排在前三。

但是,有些时候,个人的努力是抵挡不住时代的大趋势的。

1998年,市场上出现了一个叫“小灵通”的东西。它不仅可以像BB一样接收短信,还可以发送短信。更何况它还能打电话。

有了小灵通,BB机和电话亭逐渐被人们排斥。

徐立华借助BB机在商界获得了立足之地。当时代的浪潮来临时,他几乎被卷进了大海。

徐立华决定将波导转型为手机行业。

但是手机行业的准入门槛很高。企业必须具备足够的技术条件和资金条件,国家才会考虑向其发放生产许可证。

波导投入大量资金研发手机,很快就把卖BB机赚的钱都赔光了。

眼看着资金链要断了,技术征服不了,执照拿不下来,公司面临破产,徐立华急得火冒三丈,头发都快白了。

就在这个时候,突然印第安纳琼斯-法国Sachim公司主动找伯德合作开发手机。

Sachim是全球手机制造的领导者,技术过硬,曾为法国战斗机部队提供通信服务。

但是,它不懂营销,卖不出好产品。它向波导寻求合作,希望波导出击市场,为手机销售杀出一条血路。

在Sachim的技术支持下,徐立华立即站出来试图解决生产许可证的问题。

徐立华有一个大胆的想法,将波导公司“嫁”给一家国有企业,波导公司与国有的宁波电子信息集团合并,获得国有企业的地位。

然而,即使波导有国企的嘴脸,也未能成功拿下牌照。

徐立华咬咬牙,干脆一不做二不休,从银行贷款2亿元,建立了一条手机生产线。

1999年,手握丰厚的技术波导,短短几个月就生产了2万台手机。

接着,徐立华把做好的手机拿给信息产业部的领导看,说:“现在生米煮成熟饭,不吃就凉了。”

徐立华的先斩后奏让领导们很尴尬,但不得不说,这种方法很有效。

领导考虑到伯德投入的资金来自银行贷款,如果钱不还,损失的就是国家的钱。就这样,组织给波导发放了手机生产许可证。

徐立华花了更多的钱,借了几千万元,请了国内顶级歌手李玟做代言人,还在央视打广告。

“小鸟手机,手机里的战斗机”的口号迅速传遍全国。

徐立华瞄准了广大的三四线城市,用低价打压洋品牌手机。当人们对波导手机产生好感的时候,他又加了一把火。

他给手机代理商高额利润。代理商每卖出一部波导手机,赚的钱相当于卖出三部其他品牌的手机。

在利益的驱使下,商场最好的铺位都给了波导手机,业务员也想尽办法向客户推销波导手机。

从2002年到2004年的三年间,波导手机年利润超过2亿元。2003年,波导售出65,438+065,438+0.75万部手机,击败了所有外资品牌在中国的总销量,成为名副其实的中国手机销量冠军。

无数的掌声和鲜花涌向徐立华,他达到了人生的巅峰,度过了一段美好的时光。

我看见他建了一栋高楼,但很快,我看见他的楼塌了。

拥有巨额财富的徐立华看不上卖手机的利润。用手机赚的钱,他进入了汽车行业,想造一辆小鸟车。

2003年,徐立华投资1多亿元与南汽合作,走上造车之路。

造车是一件高投入高回报的事情,但是见效慢。然而,徐立华在手机领域的快速成功让他认为,只要资金和技术到位,他也可以快速生产汽车。

徐立华幻想像制造手机一样造车,像卖手机一样卖车。

但是当人们想赚快钱的时候,往往是赚不到钱的。

南汽控制着汽车生产线,它对过度扩张的反对粉碎了徐立华赚快钱的幻想。

2004年,由于理念分歧太大,波导与南汽合作破裂,波导上亿资金打到水漂。

徐立华没有放弃,后来又买了神马,结果还是一样,花巨资买了个失败。

可以说小鸟在手机上赚的钱都输给了车。

一波未平,一波又起。

2005年,国家放宽手机市场准入门槛,大量国外手机技术涌入中国,制造出大量山寨手机。

波导手机曾经的价格优势在山寨手机面前已经消失。

徐立华在汽车行业折腾的时候忽略了波导手机的研发,使得波导手机在技术上停滞不前。

波导手机,在技术上无法与国外手机抗衡,在低价上也无法与山寨手机抗衡,最后陷入了高不成低不就的局面。

曾经奠定了中国手机市场的半壁江山,很快被其他品牌的手机蚕食。

2007年,波导亏损近6亿元,彻底跌下神坛。

徐立华曾经说过:“公司越大,危险就越大。如果小帆船在海上翻船,还能浮起来,但大船一旦翻船,肯定会沉入大海,永远没有翻身的机会。”

总之,他的话预言了波导的终结。

如今的波导手机已经成为三流小品牌手机,机型以低端老人机为主,已经无法在国内手机市场排名。

徐立华发现了这只鸟,并创造了一个传奇。然而,是非成败皆空,曾经的商业天才和商业传奇,如今已成为遥远的传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