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车的动力是什么?
火车分为电力机车、内燃机车和蒸汽机车。
最初的火车是用绳子或马拉的。到19世纪,大多数火车都是由蒸汽机车牵引的。1940s后,蒸汽机车逐渐被更清洁、用工更少的内燃机车取代,随后出现了电力机车和动车组。
电气化铁路初期投资大,但每英里运营成本最低。所以只有大流量的线路才适合电气化。电气化列车可能使用架空电缆或第三轨来获取电力。
用单位千瓦(KW)功率除以可牵引重量公吨(Ton)计算机车头的效率,称为牵引能力比。蒸汽机车效率最低,其次是内燃机车(电传动比液力传动效率高),电力机车或电力机车相对更经济。因为不需要消耗额外的动能来牵引产生动力的发动机。
牵引动能比从小到大依次为:(客机、摩托车、普通家用车、公路上行驶的货车、农用拖拉机、全挂车,)蒸汽机车、柴油液力传动机车、柴油电传动机车、电力机车、内燃动车组、高速列车动车组、电力动车组(客船、渔船、油轮)。
扩展数据:
高速铁路,简称高速铁路,是指基础设施设计速度标准高,列车在轨道上安全运行速度高,列车运行速度在200 km/h以上的铁路。
高铁在不同国家、不同时代、不同科研学术领域都有不同的规定。中国国家铁路局将中国高速铁路定义为设计运行速度250km/h以上(含预留)、初期运营速度200km/h以上的客运专线铁路,并出台了相应的文件《高速铁路设计规范》。
中国国家发改委将中国高速铁路定义为时速250公里及以上的新建或既有铁路,并发布了相应的《中长期铁路网规划文件》,将部分时速200公里的轨道线路纳入中国高速铁路网范畴。
参考资料:
百度百科-火车
参考资料:
百度百科-高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