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不知道DBB模式下的BIM应用管理模式吗?
什么是DBB模式:
即设计-投标-建造模式,这是世界上最常见、最早的工程项目承包模式之一。是指业主委托建筑师或咨询工程师进行所有的前期工作(如机会研究、可行性研究),待项目评估通过后再进行设计。在设计阶段编制施工招标文件,然后通过招标选择承包商;但是,个别项目的分包和设备材料的采购一般是由承包商、分包商和供应商进行的。在项目实施阶段,工程师为业主提供施工管理服务。这种模式最突出的特点是强调工程项目的实施必须按照D-B-B的顺序进行,只有一个阶段完全完成,才能开始另一个阶段。
优点:具有普适性强的优点,因此长期以来在世界各地广泛使用,管理方法成熟,各方熟悉相关程序;可以自由选择咨询、设计、监理方;各方都熟悉标准合同文本,有利于合同管理、风险管理和降低投资。
缺点:项目要经过规划、设计、施工三个环节才能交给业主,项目周期长;业主管理成本高,前期投入大;换的时候容易引起更多的索赔。这种方法在国内已被大多数人接受,并在实践中得到应用。
bim技术在国内一些项目中应用效果不佳的原因很多,包括BIM应用目标不明确、BIM应用技术不成熟、项目团队知识结构不完整、BIM实施与项目实施分离等。,而未能采用合适的BIM应用管理模式是一个重要原因。
DBB:
设计-投标-建造(简称DBB)强调工程项目的实施过程必须按照D-B-B的顺序进行,不利于BIM技术的应用。
在这种模式下,项目采用什么样的BIM应用管理模式来实现项目的整体优化,是一个具有特殊现实意义的研究课题。
设计总承包商主导的管理模式
设计总承包商主导的管理模式:业主委托设计总承包商以BIM合同的形式约定拟建项目所需的BIM应用需求,设计单位自身或其委托的BIM咨询团队需要代表业主对施工和运维阶段涉及的各方进行BIM的组织、管理和控制。
在此过程中,建设单位和运维单位分别在其管理下完成各自相应阶段的BIM工作。
设计总承包商主导管理模式示意图。
优点:目前我国建筑工程概算或概算中往往没有BIM专项费用,业主通过设计合同谈判委托设计师牵头管理BIM在工程中的应用较为方便;同时,设计界作为整个项目建设的主导者,接触BIM技术较早,团队具有较强的BIM技术能力,因此项目前期的BIM应用价值更容易体现。
多个项目的实践证明,这种模式在设计阶段的BIM应用中往往取得良好的效益,对提高项目设计质量起到积极的作用,但这种模式很少见到跨阶段或全过程的成功案例。
施工总承包商主导管理模式
施工总承包商主导的管理模式:即业主除通过合同约定完成自身工作范围内的BIM应用业务外,委托施工总承包商组织、管理和控制项目其他参与方BIM实施的过程。
在这种模式下,进入施工阶段后,设计单位在施工阶段的协调服务工作和各级分包商、供应商、运维单位的BIM实施工作统一在施工总承包商的管理下。
施工总承包商主导管理模式运行示意图
优点:由于施工总承包方具有较强的现场控制能力,这种管理模式往往能更好地整合各方的数据和信息,对项目建设的顺利推进起到良好的作用。
当项目接近尾声时,建设方BIM应用的驱动力降低,准确且满足运维深度的BIM模型也对其项目竣工结算产生负面影响,相关数据和信息难以有效传递到运维阶段,对于适合全生命周期管理的BIM技术失去了自身的意义。
项目管理的领先管理模式
项目管理主导的管理模式:由项目经理牵头,通过任命专职BIM经理或聘请专业BIM顾问组成专门的BIM团队,对项目BIM的具体实施进行规划和控制的管理模式。
优点:项目经理作为建设项目的重要参与者,通过计划、组织、实施、控制来管理项目的全过程,能够从项目的整体高度关注整个项目的BIM实施价值的实现。同时,项目经理具有良好的合同约束和经济控制能力,能够有效控制参与施工的各方以有效实现BIM实施目标。
项目管理主导管理模式示意图
BIM是项目建设和运维管理信息化的数据基础。在这个意义上,每个项目管理企业内部的所有业务部门,包括技术、工程、合同、采购、成本等。,应熟悉BIM工作环境并掌握相应的BIM知识和技能。可以说,未来的项目管理单位应该在BIM环境下实现“全员BIM”。
对比分析
基于以上的对比讨论,从业主的角度分析总结了三种模式的特点,进而总结了各种模式的特点和应用。
三种BIM应用管理模式的特点及应用
从项目整体利益的角度进一步分析,从初期投资成本、组织协调难度、应用扩展性、运营支持程度、对管理人员BIM能力的要求、BIM实施的整体效益、当前应用程度七个维度得出三种BIM应用管理模式的差异。
三种BIM应用管理模式的差异比较
通过对比可以看出,三种BIM应用管理模式各有优缺点和适用条件,不能一概而论每个项目应该采用哪种模式。项目业主应根据自身项目的实际特点、能力和需求,综合考虑并选择符合项目要求、实施风险低、投资成本低的BIM应用管理模式。
铁路BIM应用模式的选择
对于具有长期性、重复性、专业性、运营性要求的项目,如普通铁路、高铁、城轨等,即使前期投资成本较高,也能为后续项目带来直观的经济或社会效益。可以选择项目管理主导的BIM应用管理模式。
由于BIM应用处于初步探索阶段,人员和技术能力不足,BIM应用管理模式的选择应分阶段进行。
初始应用阶段
聘请专业的BIM顾问,由BIM咨询单位协助整体BIM技术应用管理,并为业主后期项目运维管理提供必要的BIM技术培训和指导,确保资产全生命周期效益最大化。
申请中后期
业主将组建专业的BIM团队,独立实施BIM应用。业主应要求所有参与项目建设的单位积极参与BIM应用,督促设计和施工单位尽快采用相应深度的BIM技术,实现BIM应用管理,并在后期项目运维管理中考虑BIM应用。
BIM技术提供了一个集成的项目信息交互环境,可以提高协同工作的效率。在DBB模式下,虽然存在参与方之间信息整合不充分的问题,但BIM实施也要遵循规律。由设计、施工、项目管理各方主导的BIM应用管理模式有一定的适用范围,应根据需求合理选择管理模式。
更多工程/服务/采购招标信息,提高中标率,可点击官网客服底部免费咨询:/#/?source=bdz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