肺门手术难吗?医生可以做这部分肝癌的切除号吗?

手术效果不错,但一般手术难度很大。临床上只有不到30%的患者能够获得以肝切除术为代表的外科治疗机会。同时,肝癌术后复发率高,肿瘤复发的治疗相对困难。另外,成本较高。

我们现在建议通过利卡丁延长生命,然后寻找进一步治疗的机会!

以下信息供您参考。

第四军医大学自主研发肝癌靶向药物。

2007年65438+2月65438+7月17: 25: 49来源:新华网。

新华网安65438+2月17日电(记者徐祖华、丁海涛)记者6月17日从第四军医大学获悉,该校自主研发了治疗肝癌的特异性抗体靶向药物——碘[131I]美妥昔单抗注射液(利卡汀)。

这种药物是由第四军医大学细胞工程研究中心主任陈志南教授领导一个研究小组20年开发的。据临床专家介绍,利卡汀首次得到解决。

片段抗体的制备技术使靶向载体容易渗透到癌组织中,同时解决了引起抗体免疫反应的弊端。可作为肝癌各期的一线治疗药物或作为放化疗联合用药。

根据世界卫生组织的年度健康报告,全球每年有62万人死于肝癌。

/新闻中心/2007-12/17/content _ 7268261 . htm

肝癌介入治疗后。

你好,医生!父亲发现现在已经参与肿瘤控制三次,AFP从原来的1000降到现在的9。肝功能没问题,现在ALT 58,AST51,胆红素,蛋白正常。只是GGT 288和ALP 180有点高,脸有点黑,毛孔有点大。好像肝脏的排毒功能不好?有什么方法可以降低GGT和ALP?改善脸型?谢谢你

你好,因为肝癌组的专家去国外参加学术会议了,非常抱歉现在回复你的消息。我不知道你是否在我们医院制造了利卡汀。如果有,你可以告诉我你的名字。我们可以调出你父亲的病历,根据具体情况回答你的问题。可能吗?

发送方咨询发布日期:2008年3月-14

-转自中国人民解放军第458医学院网站(驻粤)/index.asp

很遗憾,我在广州工作的表哥没能用上利卡汀。去年6月,他被肝癌无情地夺去了生命,这让他的家人和我们的人民都很难过,因为他也是一个谦虚的官员,是我们的骄傲。根据你院的数据,你院第一批使用过利卡汀的患者应该已经超过6个月了。他们现在的状况如何?他们中有多少人还活着?存活率是多少?有人打了第二针吗?真的希望你能尽快告诉期待的患者!谢谢你

您好,一般来说,确诊为肝癌的患者平均生存时间为4.2个月,使用利卡丁后患者的中位生存时间为19个月以上。我中心用利卡丁治疗肝癌患者80余例,有效率达60%以上。利卡汀可注射1-6针。截至目前,我中心已有十余人注射了第二针,五位患者注射了第三针。与传统化疗药物相比,利卡丁基本无副作用,偶尔有短暂的低烧和皮疹。高度安全。

由发件人jyx于2008年3月4日发布

-转自中国人民解放军第458医学院网站(驻粤)/index.asp

全球首个治疗原发性肝癌的单克隆抗体导向药物利卡汀也拥有全部知识产权。

双效整合:美妥昔单抗阻断肝癌细胞抗原Hab18G/CD147的增殖和转移。

碘[131I]发出β射线杀死肝癌细胞。

——转自成都华申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利卡汀,世界上第一个治疗原发性肝癌的单克隆抗体药物

利卡汀,一种碘[131i]美妥昔单抗注射液项目,由解放军第四军医大学历时20年研制而成。利卡汀先后获得国家“八五”、“九五”、“十五”、国家863计划、国家1035项目资助,获1999。

该产品创造性地以美妥昔单抗的片段为导向载体,选择性、针对性地将放射性核素131I带到肝癌部位,利用其发出的B射线有效杀死癌细胞,而全身其他器官无放射性药物蓄积,为“人类癌症之王”——肝癌提供了一种全新的极具临床应用价值的治疗方法。

该产品技术已申报并获得多项国际国内专利:

目前,该项目已完成基本建设,取得了生产许可证和生产批文,并于近期完成了GMP认证申请。

碘[131i]美妥昔单抗注射液的临床应用:

肝癌患者-取血样-送华申公司培养美妥昔单抗-为患者制定剂量-12小时内空运抗体-用北京(中国核电研究院)合成的放射性核素131I标记-24小时内送到患者医院-12小时内注射到患者体内。

美妥昔单抗注射液的疗程介绍:

美妥昔单抗注射液两次注射为一个疗程,一年为一个疗程。

美妥昔单抗注射液的疗效观察:

根据国家美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美妥昔单抗注射液三期临床试验报告,三期临床试验人数为100人,总疗程为* * *。

效果1:所有患者注射美妥昔单抗注射液后,躯体疼痛明显减轻,生活质量和意识明显提高。

效果二:实验中,注射美妥昔单抗的患者从6 cm-16 cm恶性肿瘤明显减少到2 cm-4 cm,且为患者。

支持手术治疗,创造新的条件,大大提高患者的生存概率。

效果3:注射了美妥昔单抗的患者没有发现任何癌细胞扩散的迹象。

效果四:2004年停药后,2例患者癌细胞完全消失,28人仍健在,38人下落不明(与医院失去联系),死亡人员普遍延长寿命10个月以上。如果当时能继续使用美妥昔单抗注射液,他们的生命肯定会延长(没有国家医检局的批准不能继续使用)。

疗效超出预期。

根据我们的调查,公司2007年销售的少量利卡汀产品(100多针)基本都在。

肝癌患者在各种方法都试过无效绝望后使用,至今疗效超好。

正如所料,一些医院还发现,利卡丁在治疗癌细胞转移方面特别有效。

利卡汀的研发和一期临床应用由第四军医大学完成,二、三期临床应用由华申集团进行。

历时2年多完成,临床病例103例。根据利卡汀的临床试验结果,

103原发性肝癌患者经两个周期治疗(2个利卡汀)症状明显改善。

图表1利卡汀临床数据

临床缓解率(Cr+PR)为8.22%。

临床有效率为27.40%。

临床控制率(Cr+PR+Mr+SD)为86.30%。

中位生存期为65438±09个月。

18月生存率51.98%

转自研究报告

放射性核素靶向药物介入治疗肝癌

山东网讯近日,山东省立医院消化内科张教授、副教授在核医学科主任教授的全力协助下,成功为1例肝癌晚期患者实施了“导向核弹”介入治疗,并取得显著效果。

接受微创介入手术的患者是一名中年男子。两个月前,他因右上腹不适来到我院消化科就诊。经检查,确诊为巨大肝癌,肿瘤直径约10 cm,伴有门静脉和腹腔淋巴结转移。患者处于肝癌晚期,没有手术切除的机会。确诊后专家组已给予传统介入栓塞治疗,CT检查显示仍有部分残留肿块。考虑到肝癌介入治疗后的复发,专家组经过多科室反复会诊,决定采用放射性核素靶向药物进行介入治疗。手术由张教授和副教授主持。术后在患者腹股沟处做一个约0.5厘米的小切口,将导管送入肝癌的供血血管,然后将标记有肝癌特异性抗体的放射性同位素131I通过导管注入肝癌组织,从而特异性杀伤肝癌细胞。介入治疗过程顺利,患者术后恢复良好。出院后15天来院复查ECT,显示患者肝脏内仍有同位素药物沉积,介入治疗效果显著。腹痛和腹胀的不良症状消失,患者的生活质量和一般情况恢复良好。

据张教授介绍,所谓的“导向核弹”介入疗法就是利用放射性核素靶向药物治疗原发性肝癌。利用靶向药物与肝癌细胞亲和力高的特点,将131I选择性带入肝癌组织,131I释放高能β射线,在短距离内长时间杀伤肿瘤细胞,不损伤正常组织。用这种方法治疗后,药物特异性沉积在肝癌组织中,不会有放射性药物在全身其他器官的蓄积,比传统化疗副作用小。放射性核素靶向药物的临床应用,填补了山东省肝癌介入治疗的又一项空白。

张教授强调,由于肝癌的发病具有隐蔽性,一旦发现,往往已经失去了手术的机会,因此肝癌的手术切除率不足15%,术后存在高复发、高转移等问题。对于不能手术切除的患者,临床上常用介入化疗栓塞术,即在肝癌供血血管内局部注射化疗药物,栓塞肝癌供血血管,从而杀死癌细胞。但总的来说疗效差,副作用大。目前,肝癌晚期的自然生存期只有3~6个月。该方法的成功应用为肝癌的介入治疗开辟了一条新的途径。

(高国奇)

应用单元

1,四川省肿瘤医院,四川华西医院

2.山东省立医院

3.福建福建肿瘤医院

4.湖南省人民医院、湖南省肿瘤医院、湖南省中南大学湘雅二医院。

5.上海同济大学附属上海第十人民医院

6.江苏江苏省肿瘤医院

7.Xi唐都医院Xi交通大学第一附属医院陕西第四军医大学肿瘤医院

8.中国人民解放军第458部队80多名医生,广东。

9.中国核工业401医院。

10辽宁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盛京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