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篇以尊德好学、积财疏发为主题的作文。

先辈们倡导的“仁义和谐、义气奉公、礼义守法、智慧求真、诚实守信”的道德规范,铸造了中国人民不屈不挠的精神灵魂,形成了中华民族的品格,培养了全民族追求和谐、谦逊有礼、诚实克己、与人为善、勤政廉政、勤劳报国等优秀品质。传统文化长期孕育的中华传统美德,让中华民族生生不息,生生不息。同时,优秀的民族文化承担着传承传统美德的重任。我们的祖先用他们的思想和智慧为我们的民族赢得了“礼仪之邦”的美誉。古代有站在雪中的老师,有孔融让梨的长辈,有看管简陋草堂的崇敬,有负荆请罪的谦和团结,等等。其实,做到文明礼貌并不难。部分同学进行了实践,成为我校一道独特的风景。在此,希望各位同学能以一颗清明的心对待身边所有的人,以清明的礼义廉耻来约束我们的言行,做一个知礼廉耻的好学生。

无德则国不昌,无德则民不立。中华民族是一个有着悠久文化历史的礼仪之邦。中华美德代代相传,是对个人、家庭美德、职业道德、社会公德的道德修养,是维系正常社会生活和良好风气的丰厚滋养。

以“知礼知耻,尊德厚道”的精神为指引,讲道德,培养礼贤之风,做一个正直友善的人;讲学习,培养艰苦奋斗之风,勤俭节约;谈健康,培养尊文清廉之风,做一个健康开朗的人;讲诚信,培养诚实守信之风,做一个公正坦率的人;讲秩序,培养礼和之风,做一个守法的人;注重奉献,培养互助友爱之风,做一名热心的志愿者。

个人荣辱,关系国家兴亡。我们绝不能“以耻为荣”,更不能“以荣为耻”,而要“分清荣辱”。对与错、善与恶、美与丑的界限绝不能混淆。我们应该知道荣明的耻辱。“官方执法,不是贪婪的权贵。正直让每个人都平易近人,干净让每个人都鹤立鸡群。这成了人们心中的一座丰碑。”——以遵纪守法为荣,以违法乱纪为耻。

“仓里知礼仪,衣食知荣辱。”希望大家积极努力,为建立讲礼貌、知耻、敬德、善良的社会风尚做出积极贡献。让我们创造一种新的和谐风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