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利用信息技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导入教学是课堂教学成功的重要组成部分。一个好的导入设计,可以让这节课走在前面,引人入胜。更重要的是,良好的导入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强烈的求知欲,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为教学的成功打下良好的基础。
引入的方法有很多,如:引用历史讲故事、直接引入、案例分析、情景引入、精心设疑、示范引入、趣味引入、重温老故事等。其中,情境导入直观、生动,能创设有吸引力的学习情境,容易引起学生的兴趣,投入教学。
在“观潮”的教学中,由于同学们都没有去过钱塘江观潮,所以我在讲座一开始就展示了钱塘江潮汐的图片,并播放了潮汐的声音,让同学们立刻被美丽壮观的潮汐所吸引。学生们的学习兴趣非常高,课堂气氛活跃,整个班级都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度过。
在《天鹅的故事》教学中,教师在导入环节展示天鹅的图片和声音,让学生直观感受天鹅的美丽和纯洁。这时,老师用语言引导他们:“一只外表如此美丽高贵的天鹅,在他们身上有着怎样的精神?”学生们迫不及待地走进课文,了解更多关于天鹅的故事。
二,适时动画加深理解
在语文课堂教学中,教师主要通过读单词和句子让学生理解课文。理解课文后,如果有教育信息技术的配合,会让学生上一层楼就理解了课文。
比如在天鹅故事的教学中,老师在讲解了“腾空而起,像石头一样拍打冰面”的关键短语后,还播放了老天鹅拍打冰面的flash动画,让学生更直观地看到“拍打”不是“拍打”,而是用手拍打,“拍打”是用全身,比拍打更有力。
第三,动态图片激发情绪
在《自然之道》的教学中,为了让学生更深刻地感受到数百只幼龟变成食肉鸟的恐怖,老师将幼龟鱼贯出海的画面与海鸥、鲣鸟等数十种食肉鸟的画面结合在一起。只需轻轻一点,学生们就能看到数十只食肉鸟飞近海龟,包围它们,啄食它们。一些学生在哭。看到学生的情绪被激起,老师问:“看到这种情况你会想到什么四字真言?”当时学生们脱口而出“遍体鳞伤,惨不忍睹,血淋淋,触目惊心……”等四个字。究其原因,是因为生动、动感的画面让学生的情感与作者的情感自然交融,学生对事物的感受和情感体验越深,对事物的感知和理解也就越深,自然也就充满了想法。
第四,巧妙对比,激发想象力
在汉语文本中,为了使描写更加生动形象,作者经常使用比喻修辞。为了让学生充分展开想象的翅膀,理解作者使用比喻的好处,教师可以充分利用视听媒体。
比如“观潮”这一课,我试图让学生明白“潮水越来越近,就像千万匹白马齐头并进,疾驰而来。那声音就像几千辆坦克同时开动,发出山体滑坡和裂缝的声音,仿佛大地都在震动。”作者为什么把潮汐比作一匹白色的战马?我展示的是涨潮时的场景和战马向前奔跑的场景2。通过画面和声音的对比,学生可以直观地发现,战马不停地向前,潮水也被后浪推着,涌进来。潮水来的时候,场面很像战马向前奔跑,从而理解作者把海浪比作一匹白色的战马,表现出大潮壮观、气势磅礴、速度飞快的特点。
在《我爱家乡的柿子》的教学中,为了让学生理解作者把柿子花比喻成童话王国里的金冠的好处,老师把两个东西的图片进行了对比展示。学生们发现皇冠的颜色是金色的,柿子的花是黄色的。皇冠的形状非常漂亮精致,柿子花也是。这个比喻形象地描述了柿子花的两个特点,可谓一举两得。
第五,合理配乐,激活朗读
心理学家认为,教学效果与学生的心理状态密切相关。在学生掌握知识的复杂因素中,最重要的是主动性、直觉、积极思维、记忆力和想象力。【2】用音乐朗读的设计,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的听觉在整个学习过程中最大限度地参与感性活动。
在《观潮》的教学中,学生要读出春潮的壮美,老师为重点句子的朗读做了音乐。同学们听着一波又一波的声音,仿佛置身于气势磅礴的钱塘江潮前,满怀激情地阅读着,自然地读出了对这奇异景象的热爱。
视听媒体与朗读相结合,可以为朗读配置场景,渲染气氛,增强感染力,深化意境。根据语文教材的特点和不同的课堂教学目标,音乐的设计要体现文本所包含的内在形象,丰富感情。
六、视频的点睛之笔,提升课堂
在语文教学中,视频媒体具有不可替代的优势。与传统媒体、幻灯、投影媒体教学相比,它视听结合,动静结合,操作简单,有助于学生集中注意力,激发学习兴趣,强化记忆效率,提高学习效率。
“观潮”一课结束,老师播放了潮水来时的视频。让景象和声音的变化变得栩栩如生,并随着潮汐的到来而移动。它突破了传统媒体单一的以听觉为主的灌输方式,同时以视觉为主,视听并用。从心理学的角度来说,这对于问题的理解是不言而喻的。视听视频让“闷雷滚滚,越来越大,塌方”的声音和“一条白线,一座白墙,一匹白马”的样子在学生脑海中形成一个完整的过程。
大部分学生在看完视频后,能够运用关键词生动地复述抄写过程,教学视频的应用在这里发挥了重要作用。
当然,要重视现代教育手段的运用,不是课件、媒体用得越多越好,也要按需使用。如果用得适度,恰到好处,就能获得收益。俗话说:“好钢用在刀刃上”,课件的使用也要用在重点和思路上,做到课堂上的问题化繁为简,抽象形象化,立体化。现代教育媒体的运用要达到学生真正能够自主学习和掌握的地步。
军人需要好的武器才能胜利,农民需要好的工具才能收获,医生需要好的手术刀才能手术成功,书法家需要好的笔墨才能写好字,教师也需要现代教育技术的配合才能教好书。在语文教学中合理运用现代教育信息技术,有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化解学生认知活动中的困难,深化学生的情感体验,启发学生的想象,激活学生的阅读,提高整体课堂教学效果。合理利用现代教育技术,使之成为教师帮助学生发展的最有力、最亲密的伙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