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公司被发现违法,员工会怎么样?
如果发现公司违法,公司内的员工是否需要承担法律责任,要看案件的情节、员工的参与程度、所起的作用、造成的后果等等。
在我国刑法的规定中,对单位犯罪的定罪处理有很多具体的规定,典型的可以参考第175条高利放贷罪;骗取贷款、票据承兑、金融票据罪;
“单位犯前款罪的,对单位判处罚金,并对其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
扩展数据:
骗取贷款、票据承兑和金融票据罪的认定
1,划清罪与非罪的界限。
本罪的成立要求其给银行或者其他金融机构造成重大损失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行为人的作弊行为尚未造成重大损失或者其他严重情节的,不构成犯罪。
2.本罪是选择性犯罪,包括骗取贷款、票据承兑和金融票据三种行为。
当行为人实施了上述行为之一时,可构成犯罪;行为人实施上述两种以上行为时,仍以一罪论处,不实行数罪并罚。
惩罚
自然人犯骗取贷款、票据承兑、金融票据罪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或者单处罚金;给银行或者其他金融机构造成重大损失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
单位犯骗取贷款、票据承兑或者金融票据罪的,对单位判处罚金,并对其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依照自然人犯本罪的规定处罚。
立案标准
获得贷款、票据承兑、信用证、保函等。以欺诈手段从银行或者其他金融机构取得资金,涉嫌下列情形之一的,应予立案追诉:
(1)取得贷款、票据承兑、信用证、保函等。采取欺诈手段,数额在一百万元以上的;
(2)取得贷款、票据承兑、信用证、保函等。采取欺诈手段,给银行或者其他金融机构造成直接经济损失二十万元以上的;
(三)取得贷款、票据承兑、信用证、保函等。多次采取诈骗手段,虽未达到上述数额标准;
(四)给银行或者其他金融机构造成重大损失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其他情形。
百度百科-刑法
百度百科-骗取贷款、票据承兑、金融票据犯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