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侵权怎么判定-姓名侵权如何判定

肖像权侵权认定的标准是什么

肖像权的侵权认定标准是什么

(一)在没有阻却违法事由情况下,未经肖像权人的同意使用其肖像的行为。我们不能认为只要不以营利为目的,或者虽经肖像权人同意,就可以非营利地任意使用公民的肖像。

(二)擅自制作他人肖像(包括拥有他人照片)。未经本人同意,擅自创制、占有他人肖像(照片)的行为。对于摄影人来说,就是偷拍他人的照片行为。

(三)恶意侮辱、污损他人肖像。即不法行为人恶意的以侮辱、丑化、玷污、毁损等的方式,侵害他人的肖像或破坏他人肖像的完整性,包括涂改、歪曲、焚烧、撕扯或倒挂他人照片。

二、肖像权侵权的法律规定是什么

肖像权侵权,自然人享有生命权、身体权、健康权、姓名权、肖像权、名誉权、荣誉权、隐私权、婚姻自主权等权利。法人、非法人组织享有名称权、名誉权、荣誉权等权利。

侵害民事权益,应当依照本法承担侵权责任。本法所称民事权益,包括生命权、健康权、姓名权、名誉权、荣誉权、肖像权、隐私权、婚姻自主权、监护权、所有权、用益物权、担保物权、著作权、专利权、商标专用权、发现权、股权、继承权等人身、财产权益。

三、肖像权侵权受到法律惩罚的标准是什么

(一)同意而使用他人肖像

未经本人同意使用其肖像表明侵权人对他人肖像人格利益的不尊重,其行为破坏了他人肖像的个人专有性和完整性,应当受到制裁。如果经过本人同意而使用其肖像,就不构成侵犯肖像权的行为。

(二)侵犯肖像权须是以营利为目的的行为

以营利为目的是指以使用某人的肖像达到招徕顾客、推销商品的目的或直接以肖像制作成为或复制成为商品出售赢利。

未经他人同意而以营利为目的使用他人肖像,既损害了权利人的人格,也损害了权利人因他人利用自己的肖像进行商业行为而获取物质利益的权利,这在法律上是不许可的。例如,照相馆未经本人同意,不将底片交给顾客或者将顾客艺术人像存放橱窗招揽顾客,即属于侵犯公民肖像权。

下列情况属于合理使用他人肖像,不构成侵权:

(一)为公益目的而使用他人肖像,例如宣传某人的先进事迹,在报纸、电视台、电影中使用先进人物的照片,可以不征得某人的同意。

(二)新闻报道拍摄照片和影像。

(三)通缉逃犯和罪犯而使用他人肖像。

(四)寻人启示刊登照片等。

侵犯公民肖像权公民可以要求侵权人停止侵权行为、赔礼道歉,支付赔偿金。如果侵权人置之不理,公民可以向法院提起诉讼。

综上,公民在使用他人照片并有意进行商业化的,那么便要注意是否会被认定为肖像权侵权。

怎么认定侵权行为

侵权行为的认定方式主要有以下几种:

1、行为的违法性;

2、损害事实,损害既包括物质的或金钱的损害,也包括人身伤害、死亡和精神损害;

3、因果关系,即违法行为与损害结果之间的客观联系;

4、行为人具有主观过错,过错分为故意和过失。

侵权行为,是指侵犯他人的人身财产或知识产权,依法应承担民事责任的违法行为。侵权行为发生后,在侵害人与受害人之间就产生了特定的民事权利义务关系,即受害人有权要求侵权人赔偿损失。

侵权行为的客体是法律确认和保护的权益,关于是否属于法律确认和保护的权益,可分为以下三种情况来认定:

1、侵害的客体是属于法律绝对保护的权益。这种权益具有对世性,亦即世界上任何人都负有不得侵害的义务,其义务人具有不特定性;

2、侵害的客体属于法律相对保护的客体。亦即法律在一定范围或者一定的条件下,允许行为人对客体进行伤害,对这种伤害,法律不禁止,也不谴责,甚至鼓励;

3、侵害的客体属于法律不予确认和保护的客体。如为了制止正在行凶杀人的犯罪嫌疑人,将其击毙或者击伤,属于正当防卫,不算侵权。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和国民法典》

第一千一百六十五条行为人因过错侵害他人民事权益造成损害的,应当承担侵权责任。

依照法律规定推定行为人有过错,其不能证明自己没有过错的,应当承担侵权责任。第一千一百六十六条行为人造成他人民事权益损害,不论行为人有无过错,法律规定应当承担侵权责任的,依照其规定。第一千一百六十七条侵权行为危及他人人身、财产安全的,被侵权人有权请求侵权人承担停止侵害、排除妨碍、消除危险等侵权责任。第一千一百六十八条二人以上***同实施侵权行为,造成他人损害的,应当承担连带责任。

姓名侵权如何判定

法律主观:

根据法律规定,姓名权的侵权表现方式有:1、干涉他人决定、使用、改变姓名。2、盗用他人姓名。盗用他人姓名指的是未经他人同意或授权,擅自以他人的名义实施一种活动,以抬高自己价或谋求不正当的利益。3、冒用他人姓名。指的是使用他人的姓名,冒充他人进行活动,以达到一种目的。

法律客观:

《中华人民***和国民法典》第一千一百六十七条侵权行为危及他人人身、财产安全的,被侵权人有权请求侵权人承担停止侵害、排除妨碍、消除危险等侵权责任。《中华人民***和国民法典》第一千一百八十三条侵害自然人人身权益造成严重精神损害的,被侵权人有权请求精神损害赔偿。因故意或者重大过失侵害自然人具有人身意义的特定物造成严重精神损害的,被侵权人有权请求精神损害赔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