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源热泵空调有什么优势?

地暖(以下简称地暖)是室内温度调节系统的终端技术,是建设部重点推广的节能项目。它利用传统能源和各种可再生能源进行制冷和制热,具有独特的技术、环境和经济优势。加快地板采暖技术的推广应用对建筑节能具有重要意义。

能源短缺是一个世界性的问题。节约能源已成为我国建设节约型社会、走可持续发展道路的基本国策。

建筑节能是指采用新型墙体材料,执行建筑节能标准,加强建筑用能设备运行管理,合理设计建筑围护结构热工性能,提高采暖、制冷、照明、通风、给排水和通道系统运行效率,在保证建筑使用功能和室内热环境质量的前提下,利用可再生能源降低建筑能耗,合理有效利用能源。

建筑节能是我国节能降耗的一个重要方面。目前世界能源消耗的36%是建筑能耗,我国建筑能耗占社会总能耗的30%,与工业化国家相比还有很大差距。2005年,我省能源消费总量全国第二,达到1.97亿吨标准煤,建筑能耗约5900万吨。建筑能耗主要有两个原因。一是建筑围护结构热工性能差造成能源浪费,二是供暖制冷技术落后造成能源供给增加。

做好建筑节能要从两方面入手。一是政府引导制定建筑节能的政策、法规、规划、标准和监管措施。近年来,国务院、有关部委、地方政府和建设行政主管部门先后颁布了节能法律、民用建筑节能条例、节能减排综合工作方案、十一五规划、2065-438+00和2020年节能目标,发布了节能设计标准、限期实施文件和监管措施,为建筑节能奠定了政策基础。我省也出台了《河北省居住建筑节能设计标准》(65%),自今年5月1日起实施。

实施65%节能设计标准对降低建筑能耗具有重要意义。据相关资料显示,在石家庄及其类似气候地区,冬季采暖节能设计标准为50%的建筑设计能耗为45W/㎡,节能设计标准为65%的建筑设计能耗为32W/㎡,分别相当于11 ~ 12 ౿/ m2和8 ~ 9 ౿/ m2。近年来,我省城镇住宅竣工面积每年为21万平方米至2300万平方米。如果能执行65%的节能设计标准,大约可以节约6.3万~ 6.9万吨标准煤。

第二,积极开发和推广节能技术和产品。要实现65%的节能标准,必须保证先进的节能技术和产品。节能技术和产品主要包括建筑围护结构和室内采暖、制冷节能技术和节能产品。目前,我国在建筑围护结构节能技术和产品的开发、推广和应用方面取得了良好的成绩,但在室内采暖制冷技术(包括节约传统能源和利用可再生能源技术)和产品的开发、推广和应用方面才刚刚起步。因此,大力推广室内采暖制冷新技术、新产品的应用,成为落实65%节能设计标准、完成节能降耗规划指标的当务之急。

地板采暖是近年来我国室内采暖制冷技术发展的新趋势。这是一项在2005年推广应用的节能技术建设部218,与《地板辐射采暖技术规范》(JGJ 142-2004)行业标准同年公布实施。目前,我国北方大部分省市的应用率已经达到50% ~ 70%。2006年,我省1,000 ~ 1.2万平方米竣工住宅采用了地暖。

地暖是将耐热管道或发热电缆埋设在地板中,利用低温热水或电能加热地板,然后通过地板辐射加热室内空间的技术。与对流供暖相比,辐射供暖节能约10 ~ 30%。地暖的节能效果及其主要的技术、经济和环保优势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节能效果

1,地板采暖的辐射传热方式与对流采暖室内空间相比,可以减少热量损失,提高热效率。

2.对流传热导致室内空间上部的高温和下部的低温。相反,辐射传热的特点是下部温度高,上部温度低,从而减少人体高度以上空间的无效供热。

3.地暖给人的感觉是脚暖头冷。相对于对流传热形成的头热脚冷的感觉,人体的舒适度会低1℃ ~ 3℃。因此,地板采暖室内温度16℃可以达到对流采暖18℃的人体舒适效果。相关技术数据显示,如果室内温度降低1℃,可节能近10%。

4.采用水源热泵或地源热泵进行地暖供冷,每平方米装机功率不大于15w/㎡,比空调低30 ~ 50w/㎡,可有效缓解夏季供电紧张的问题。

5.由于人体对温度的敏感程度不同,室内活动时间长短不同,地暖制冷的自动调节功能和人工控制的方便性也能产生相应的节能效果。

6.因为地板本身就是散热面,所以减少了围护结构冷表面近五分之一的能耗。

第二,技术优势

由于要求地暖的介质温度为60℃ ~ 30℃,比暖气片规定的高温热水低35℃ ~ 65℃,因此具有既能利用城市集中供暖,又能利用可再生能源实现供暖制冷的技术优势。

1.利用城市集中供热的低温热水地暖技术得到推广应用,占目前各类地暖技术应用总量的90%。这种技术的主要优点是只需要将安装在集中供热管网末端的暖气片改成埋在地板里的耐热管。其技术含量不高,施工简单,成本低,可实现分户计量,舒适性好,节能效果明显。城市集中供热是建设部明确的发展方向,因此这种地暖在未来很多年内仍将占据城市住宅供热的主导地位。它的缺点是没有以消耗大量的煤和水资源为代价改变传统的供暖方式。

2?独特使用可再生能源代替传统能源,实现制冷和制热双供给。

国务院及相关部委对可再生能源高度重视,将其列为国务院节能减排综合工作计划中的十大重点节能工程之一。目前,可再生能源可用于供暖和制冷,主要是利用地下常温水的水源热泵技术和利用土壤热的地源热泵技术。

水源热泵技术是一种在冬季用低温热水替代地下水的大部分热量进行供暖,夏季再将水回灌到地下,使地下水循环,降低室内温度的技术。地源热泵技术是一种冬季从土壤中提取热量用于室内供暖,夏季将室内热量带到地下以达到制冷目的的技术。

近年来,上述技术在北京、沈阳等城市得到了推广应用。2006年应用面积13万多平方米,节能减排效果非常明显。今年2月至4月,《央视晚报》三次报道北京、沈阳通过推广应用上述技术,今年减排成效显著。我省石家庄、保定、邯郸、邢台等城市新建住宅小区也有应用,冷热双供效果良好。根据项目理论证明和运行一年后的评估报告,其冬季采暖期运行费用为16元/m2,夏季月均降温(含除湿)费用为2元/m2。其电热转换率为1: 3.5 ~ 4.6,运行费用比风冷空调低40%。

河北金大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研发成功并获得国家专利的“3D”地热地板采暖制冷空调系统,可实现“一机三供”(采暖、制冷、生活热水供应)。2005年,该公司在金州滨江小区一套45000平方米的住宅中采用了这一新技术,取得了非常好的供暖效果和社会经济效益。室内温度保持在20℃左右,每平方米采暖费用仅为11.5元,比传统锅炉采暖节能20-50%,比传统冷水机组制冷节能10-30%。

3.电热源地暖

电热源地暖技术主要是指将发热电缆(包括其他电热装置)埋设在地板内,通过电热转换加热室内空间,达到冬季取暖目的的技术。目前,我省已有石家庄市、保定市的个别小区或别墅采用。其特点是电热转换率不低于97%,可实现自动控温,节能环保效果明显。但由于我省大部分设区市尚未实施低价用电政策,目前难以大规模实施,但随着我省电力工业的发展,其发展前景是好的。

第三,经济优势。

1.因为地暖不像暖气片那样占用室内空间,可以增加2%的有效使用面积。2006年,我省约有654.38+02万平方米的住宅采用了地暖,增加了24万平方米的有效使用面积。

2.利用可再生能源进行地暖制冷,不仅可以节约煤炭资源,还可以大大降低运行成本。以石家庄为例,采用地源热泵系统的全年供热供冷费用为15 ~ 20元/m2,比采用集中供热加体式空调降低约1/3,夏季消耗的电能为分体式空调的1/4。

3.使用电地暖可以省去宝贵的水资源的使用。河北省水资源短缺。石家庄市每年可利用水资源约22亿立方米,但需求量为30-34亿立方米,缺口为8-1.2亿立方米。是中国最缺水的35个城市之一。如果推广电地暖,不仅可以节约大量水资源,还可以平衡电力供需,实现室温自动调节和提高居民自我节能意识,促进人居环境质量和社会和谐。

第四,环境效益

地暖,地暖制冷,环保效益好。其中,利用可再生能源的地暖、供冷、电热地暖的热媒为清洁能源,因此不会对大气和环境造成任何污染;城市集中供暖的地暖虽然不能帮助燃煤造成的污染物排放,但其辐射传热方式相比循环热可以减少室内浮尘,改善室内空气质量,有利于人身健康。

在落实国家建筑节能政策方面,我省相关行政主管部门做了大量卓有成效的工作,取得了显著成效。为进一步做好建筑节能工作,仅对采暖制冷节能提出以下建议。

第一,要明确建筑节能具有减少能源浪费和能源供给的双重意义,建筑节能的重点是围护结构节能和采暖制冷节能。所以,抓围护结构节能和抓采暖制冷节能应该是两手都要硬。鉴于后者起步时间短,应该是今后工作的重点。

二是注重低品位能源替代传统能源和地暖供冷技术在节能、技术、经济、环保方面的优势,大力抓好可再生能源的利用。目前,我省这方面的工作已经启动,保定、承德、秦皇岛、邢台等一些城市组织实施了太阳能光伏、光热工程、建设太阳能建筑城等试点项目,但尚未见到利用可再生能源、推广地暖技术应用的具体政策、规划和措施。建议借鉴北京、沈阳出台的热泵系统发展指导意见的经验。在继续推广应用城市集中供热地暖技术的基础上,制定我省可再生能源利用的鼓励和优惠政策,在新建民用建筑、公共建筑和既有住宅节能改造工程中,大力推广应用利用可再生能源的地暖供冷技术。

联系人:北京华骏史圣冷暖节能技术有限公司

网站:www.hjkjc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