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哪个地方最容易发生地震?

湖南有记录的4.7级以上地震约20次,地震总数200余次。地震为什么会发生?

童:在中国南方的省份中,湖南是地震最多的省份,主要集中在洞庭湖周围。你说全省4.7级以上地震20次,洞庭湖区地震12次。这是因为洞庭湖流域在现代新构造运动中仍在下沉,每年下沉约1 cm,但周围的山丘在上升。当一边上升,另一边下降,就会形成断层或者引起旧断层的复活,于是地震就发生了。我们走在洞庭湖边上。也许我们脚下有小地震,只是我们感觉不到而已。一般3.8级以上的地震都有感觉。

“王家井喷出黄水,铁尺堰喷出黑水,彭山崩河淤塞。”明记录了1631年的理县地震。

湖湘地理:在湖南,历史上最大的地震记录在哪里?破坏力有多大?

童:最强的地震是1631年的理县地震,也是整个华南内陆最大的地震记录。除了常德、澧县、安乡、岳阳等地方志,明代崇祯的一部长篇大论也有详细记述:“澧州也曾数次震动,城裂,寨房倒塌,居民十余人丧生。王家井喷出黄水,铁尺堰喷出黑水,彭山崩河淤塞。”我在1998找到了这个信息,但是不知道彭山在哪里。直到2009年7月参观城头山地质公园时才发现,彭山崩塌的地方彭山就在那里,河流淤塞的地方就是丽水。因为地震最容易引起滑坡,所以史书上说的滑坡就是山崩。这次地震滑坡是湖南历史上记载最早的滑坡,也是华南内陆唯一一次由地震引发的滑坡。

湖南不在地震带上,但地壳下沉的新构造运动可能导致地震。

湖湘地理:除了洞庭湖区,湖南其他地方地震的原因是什么?和湖南的地质构造有什么关系?

童:地壳运动是不平衡的,它的发生与构造单元有关。构造单元一般由隆起和凹陷决定;根据地壳运动的强度也可分为活动区和稳定区。活动区多处于隆起与凹陷的过渡地带,在此处地壳的差异升降会使地层错开(即断裂)或使原断层再次活动,通常称为活动断裂。活动断层最强烈的表现就是地震。所以可以说地震是断层活动的结果,也可以说断层是因为地震而活动的。

湖南的地震学家和地质学家把湖南划分为一系列隆起区和凹陷区,它们的边界往往有活动断层。目前有记录的4级以上历史地震常沿这些断裂带分布,如太阳山断裂、湘江断裂、常德-益阳-长沙断裂、桃江-城步断裂、浏阳-衡阳-江华断裂、三都-郴州断裂等。需要指出的是,这些断层确实存在,但仅仅因为地震就说它们活跃,未免有些牵强,但断层活动确实是地震的罪魁祸首。因此,为了预测地震,研究断层的活动性是最重要的。

湖湘地理:地震还有其他原因吗?

童:1971年,湖南开始用仪器观测地震。发现郴州东江水库蓄水以来共发生地震4000余次,最大震级达3.2级。水库诱发地震的前提是库区具有一定的地质构造和水文地质条件,以及一定的原始应力积累。此外,矿震多为地下容积亏空,导致塌陷和断层活动。简而言之,就是因为蓄水和开采改变了原有的应力平衡状态。这种地震一般震级小,震源浅,不会造成大地震。但是,经常会出现山体开裂、矿巷坍塌、房屋受损的情况。

洞庭湖区的区域建设应预防可能发生的地震。

湖湘地理:现在断层活动没有终止吗?我们应该采取什么预防措施?

童:洞庭湖周边是地震多发区,常德-澧县是重点区域。常德至澧县的中部地区有一条“太阳山断裂带”,由六条走向东北的断层组成。它在8万年前有过强烈的断层活动。据调查,这可能是湖南历史上最新的断层地层活动。后来虽然没有发现严重的断层地层,但断层继续存在,包括1631级的礼县地震和6.7+65438级的礼县地震。

因此,在环洞庭湖区的经济建设中,需要预防地震,最需要关注的应该是太阳山一带的常德-澧县断裂带。第一,加强洞庭湖区新构造运动的研究;二是沿太阳山断裂带,按8-9级地震设防;第三,建筑物和其他工农业建筑应尽量避开岩层与山坡坡度一致或大致一致的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