迅雷有什么?com从中获利?

凭借其独有的高速下载速度,“迅雷”在三年内成为仅次于腾讯QQ的国内第二大客户端软件。迅雷如何将其庞大的用户资源转化为全新的盈利模式?在不断积累和探索的过程中,邹胜龙开始意识到,只有开发出以下载为纽带的全新产业链,才能实现创新的盈利商业模式。

“迅雷是怎么赚钱的?说实话,外人不了解,我们也在探索。”程浩坦率地说。因为作为一个简单的下载工具,用户粘性和忠诚度明显低于QQ,这也导致迅雷长期以来只有捆绑软件和限量广告等营收模式。虽然迅雷在2006年初已经实现盈利,但收入增长空间相当有限。

在不断积累和探索的过程中,迅雷开始意识到,只有开发出以下载为纽带的全新产业链,才能实现创新的盈利商业模式。显然,这个灵感来自于从腾讯的发展轨迹中获得的灵感:围绕即时通讯软件衍生系列应用,如门户、电子商务、网络游戏等。迅雷模仿其效果,希望通过围绕下载链提供一系列上下游服务,整合资源,聚集人气,最终构建新的盈利模式。来自top-sales.com.cn

自迅雷诞生以来,邹胜龙从未停止对迅雷盈利模式的探索。从2006年以来迅雷的一系列动作来看,迅雷的盈利模式在邹胜龙的脑海中越来越清晰,迅雷的整个战略布局也越来越接近其未来的盈利模式。

建立下载资源门户社区,增加用户粘性和忠诚度

2006年6月6日,迅雷在北京召开发布会,宣布推出迅雷在线:“我们希望建立一个在用户、内容提供商、内容渠道等多方面共赢的平台。”

迅雷在线定位于下载资源入口,以建立以下载为纽带的社区,推出以提供下载资源为主的迅雷博客。这个社区很快就有了2000多万注册用户,许多网民把视频文件放在他们的迅雷博客上,供人们下载。随后,迅雷随后建立了完整的虚拟货币支付体系。用户可以通过网银、手机、预付卡、固话等多种方式购买迅雷发行的迅雷币,用于支付迅雷社区的网络游戏、电影等增值服务。迅雷社区延伸出来的下载和搜索,让“迅雷”自然而然的介入到竞价排名业务中。

显然,迅雷门户整合开放提供更多下载资源,就是想通过这种手段吸引更多用户,从而提高用户粘性和忠诚度。迅雷社区的开通,不仅扩大了“网页广告”、“网游合作”等原有业务收入,还延伸了“竞价排名”、“在线支付”等新业务。

开发互联网视频广告平台,打造互联网“分众媒体”。

发布会上,迅雷还推出了全新的在线视频播放产品“InMedia”。随着InMedia的推出,视频技术的质量达到了互联网的最高水平。InMedia还具有媒体协作平台的功能。用户看到的是一个形式,但它是一个全面系统的解决方案,包括平台、技术和一些互动营销方案。

互联网视频广告是一个快速增长的市场,迅雷在其中不仅扮演着技术提供者的角色,还拥有自己的媒体平台。目前,包括丰田、索尼、招商银行、三星、耐克等200多家知名品牌客户对InMedia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迅雷英媒科技已与国内几大门户网站签署合作协议,与国内排名100的网络媒体基本达成合作协议。依靠其快速传输大容量数字文件的技术,迅雷正在建设一个可以广泛覆盖互联网的视频广告展示和播放平台。

《CEO决断》研究者认为,邹胜龙势必将在互联网上建立另一个“分众媒体”,与江南春进行一场商业大PK。

建立互联网影视发行渠道,在互联网上成立“电影发行公司”。

继InMedia产品推出之后,迅雷开始了延伸产业链的第二个大动作:涉足互联网影视发行业务。2006年8月,迅雷率先在网上发布了国产动画大片《莫比乌斯之戒》,随后又发布了《夜宴》等最新电影。

程浩解释了迅雷的这一举动:“这对我们来说是一种尝试。我们希望借助迅雷的核心下载技术,打造一个全新的内容分发渠道,这也是迅雷下载引擎的重要组成部分和品牌内涵。”

目前迅雷的用户主要使用迅雷下载一些大型音视频文件、大型软件和大型电子杂志。所以迅雷将业务拓展到互联网影视发行,无疑是非常自然的产业链延伸关联。

接着,迅雷与包括凤凰卫视、cetv电视台、湖南卫视在内的电视媒体签约,拓宽自有影视发行渠道的内容来源。

或许,在中国目前的知识产权环境下,迅雷做国内互联网的正版影视作品发行商,可以说是一种解渴。但随着中国知识产权保护的完善,这个“互联网电影发行公司”可能会成为迅雷未来增长潜力最大的盈利领域。

迅雷战略规划步骤

建立电子杂志发行渠道,建设互联网上的“中国邮政”。

自2005年以来,由P2P技术、互动技术和多媒体技术重建的第三代电子杂志进入了快速发展期。各种电子杂志的内容越来越丰富,容量和体积也在不断扩大。短短两年时间,电子杂志平台厂商已经发展到30家左右,大大小小的内容提供商也有2000家左右。

到目前为止,电子杂志发行领域还没有一家占据主导地位的发行商,这无疑给擅长P2SP技术的迅雷提供了一个很好的机会。迅雷的高下载速度和654.38+0.2亿的用户数,让迅雷拥有其他电子杂志出版商无法比拟的优势。迅雷的定位是“数字产品”的发行商,无疑会把电子杂志发行作为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这对POCO、Xplus、ZCOM等电子杂志发行领域的巨头来说,无疑是巨大的冲击。

至此,迅雷已经从单一的软件开发商转变为一系列增值服务提供商,包括广告、网络游戏、在线支付、电影、电子杂志、IPTV等不同种类的数字内容。按照邹胜龙的设想,迅雷的三大盈利模式,广告、分发、社区,将形成一条独特的互联网产业链,运行在迅雷654.38+0.2亿用户之上。在邹胜龙看来,这一切都是以高速下载为纽带,从免费到盈利的自然商业进化。

“腾讯,百度...下一个就是雷!”?

“腾讯,百度...下一个就是雷!”迅雷新闻发言人兼营销总监杰克逊的MSN签名写道。毫无疑问,雷霆队充满了这种乐观的期待。不仅如此,在雷霆的两位灵魂人物眼中,未来的“雷霆”将无处不在。无论是电脑、手机还是IPTV,所有需要大容量内容传输的业务都会有“雷”的影子。

在目前的IT界,迅雷是继滕循之后又一家拥有庞大用户资源的公司,似乎注定要成为第二个腾讯!据新闻报道,迅雷正在全力以赴,准备实现2008年在纳斯达克上市的目标。互联网行业的后起之秀迅雷会成为互联网行业的又一新巨头——下载引擎霸主吗?给人足够的遐想空间。

虽然迅雷目前有很强的技术优势和资金支持,但要高枕无忧并不容易。一旦新的更快的技术和下载的软件出现,迅雷占领的市场就会被迅速蚕食。FlashGet被ZCOM收购后,开发了新版本的FlashGet,完美支持BT下载协议。这位曾经的下载软件领域的明星正在准备反击计划。为此,迅雷也不得不紧跟在春节前发布了该软件的测试版,同样支持BT下载协议。此外,腾讯去年年底推出超级旋风,用意不言而喻。

面对激烈的竞争,邹胜龙不得不调整计划,改变今年销售额超过6543.8+亿的计划,以保持目前的市场份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