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昌牧源知识产权

人类社会的和平生活经常被天灾人祸打破。谁将为这场自然灾害买单?讲真,从法律上讲,自然灾害不存在人为侵权事实,属于不可抗力,所以排除保险理赔和慈善捐赠,没有人承担赔偿责任。?

郑州遭遇强降雨袭击。

赔偿的基本法律前提是侵权或违约。

法律是调整人与人之间关系的规则。人与人之间赔偿的基本前提是:侵权违约。

法律承认我们所拥有的权利包括人格权,包括身体权、健康权、生命权。我们有真正的权利,包括房屋、车辆、现金、家用电器、衣服、包、电脑、手机的所有权。我们有知识产权,比如我们自己的设计图纸和保存在电脑里的照片。

所有这些权利都可能在这场自然灾害中丧失。

暴雨造成了大量的财产损失。

据河南交通广播消息,7月22日,记者从河南省应急管理厅获悉,16以来,此轮强降雨已造成全省103个县(市、区)877个乡镇300.4万人受灾,33人死亡,8人失踪。

河南省已疏散37.6万人,安置25.6万人。农作物受灾面积215.2千公顷,直接经济损失1.2亿元。

我们可以看到,河南这次强降雨已经有33人丧生,房屋和车辆损失还未统计,直接损失达到654.38+0.22亿元。

因为这些都是自然造成的损害,不存在侵权人,所以从侵权的角度来说,是不可能得到赔偿的。从合同上看,河南的强降雨属于不可抗力。《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第一百八十条规定,因不可抗力不能履行民事义务的,不承担民事责任。比如地铁运营过程中,强降雨造成人员伤亡。地铁公司虽然与乘客存在运输合同关系,但不承担赔偿责任。

部分损失可以通过保险解决。

2.保险索赔可以弥补一些损失。

根据《保险法》的规定,保险是指投保人按照合同约定向保险人支付保险费,由保险人在被保险人身故、伤残、疾病或者达到合同约定的年龄、期限时,对合同约定的可能发生的意外事故造成的财产损失承担赔偿责任的商业保险行为。

以受影响的车辆为例。现在大部分人买的都是商业险,包括车辆损失险。车辆损失险一般承保雷击、暴风雨、暴雨、洪水等自然灾害和碰撞、倾覆等意外事故造成的被保险车辆损失及相关救援费用。我们在河南受灾的视频中可以看到,很多车辆淹没在雨水中,有的还漂浮在水面上。这些郑州市民的车辆,如果购买车辆损失险等相应险种,可以通过车辆损失险获得保险赔偿,弥补部分损失。

以人员伤亡为例。如果伤亡人员购买了人身意外险,可以通过保险获得赔偿。一般来说,人身意外险对意外伤害的定义是:由外部的、突发的、非故意的客观事件作为直接的、单独的原因造成的身体伤害。强降雨符合理赔条件,可以按照相应的意外险进行赔付。

部分损失可以通过保险解决。

3.慈善捐款可以弥补一些损失。

河南省此次强降雨,截至7月22日,企业为河南抗洪捐款超过20亿元。其中,阿里巴巴、腾讯、字节跳动、百度、美团、滴滴、拼多多、沐源、富士康等公司捐款过亿元。著名导演张艺谋捐款654.38+0万元,高捐款654.38+0万元,和均捐款654.38+0万元,于谦捐款654.38+0万元,捐款654.38+0万元。还有没有具体公布的普通人的捐款。

这些捐款大部分捐给了河南省红十字会。那么这些捐款会被用来做什么呢?

可以参考2008年汶川地震的捐赠目的进行分析。2008年6月,国务院办公厅发布《关于汶川地震救灾捐赠资金使用的指导意见》,规定“捐赠资金的使用应当符合有关法律、法规和章程的规定,坚持尊重捐赠人意愿和政府引导相结合的原则,符合国家灾后恢复重建规划的要求。在各类捐赠资金的统筹安排中,有明确捐赠意向的,应当按照捐赠人的意向安排;对同一地区或项目重复集中的定向捐赠资金,应与捐赠人协商后,按照规划要求进行调整和使用。

各界人士踊跃捐款

捐赠资金全部用于汶川地震受灾省份,优先用于民生项目,同时兼顾地区间、项目间投资规模和建设标准的基本平衡。捐赠资金的安排遵循以下顺序:一是房屋受损,重建农户房屋;二是学校、医院、社会福利等公共服务设施和配套设备;三是贫困人口、“两孤一残”等特殊群体的生活补助;四是农村道路桥梁等基础设施建设。"

所以这次河南的捐赠还是应该用于以上用途:一是房屋受损,重建农民房屋;二是学校、医院、社会福利等公共服务设施和配套设备;三是贫困人口、“两孤一残”等特殊群体的生活补助;四是农村道路桥梁等基础设施建设。"

综上所述,河南受灾群众的经济损失是大自然造成的,属于不可抗力。只有通过保险理赔和政府、社会救助,才能弥补部分损失。

部分损失可以通过慈善捐赠来弥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