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代很多东西都有自己的雅号。我们常说的“润笔”是什么?

润是指将毛笔浸泡在水中的动作,现代引申为稿费。

“润笔”的意思很简单。顾名思义,就是让笔湿润。古人用毛笔写字。在书写前,他们应该蘸水使笔湿润,这样可以更好地吸收墨水,使书写舒适。所以其实就是一个“润笔”的动作。

现在我们请别人写一副书法,或者请画家画一幅画,或者请作家帮我们写一篇文章,都会给别人一定的报酬,俗称稿费。这件事小范围来说是表达对别人的感谢,大范围来说是尊重知识产权。自古以来就是这样的传统。

但是,人们似乎并不想直接说“稿费”这个词。感觉就是钱,有点赤裸裸。我们经常用“跑笔”这个词来代替稿费。毕竟“润笔”听起来优雅多了。

关于润笔的典故

这个典故出自二十四史之一的《隋书正义传》。郑义是隋文帝建立隋朝的功臣,被赐大官。但是,郑毅的品德很差。他不仅不孝顺父母,还贪了很多钱。隋文帝大怒,将他革职。但隋文帝也是个有点怀旧的人。毕竟郑义是建国功臣,曾经和自己并肩作战多年,所以曾经叫郑义喝酒。

隋文帝一边喝酒,一边对大臣们说:我和郑义曾经患难与共,这份旧情我一直没有忘记。隐含的意思是,虽然这个人品德差,但我不会忘记这段旧情。

隋文帝这碗鸡汤让郑义很感动,郑义马上起身敬酒。在这次宴会上,念及旧情的隋文帝恢复了郑义的官职,并把他养大。隋文帝对大臣李说:你应该上谕褒扬郑的翻译。

在座的还有一位大臣,高炯,他也被称为隋朝四大创始人之一。高炯看不起郑毅这样的人,当时还开了个玩笑:李的笔是干的。高炯说,李的笔是干的,他不能写。其实他只是想讽刺郑毅——这样一个品德差的人,没什么好写的。

郑毅不好意思,但也想赔罪,就说:“你为方悦出头,一分钱也拿不到,怎么能润色你的笔呢?”郑毅的意思是我被撤职了,刚回来。我身上没带钱。我怎样才能润湿李的笔?

除了讨论郑译者的道德品质之外,他说的是对中国文化的贡献。“没钱不能办笔”,这是他第一次把钱和办笔联系起来。也就是从那时起,用笔成了稿费的代名词。

以上内容参考:百度百科-润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