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作中的契约精神,你有吗?
导读 :
我们每一天的生活,无时无刻不在跟契约打交道。买东西需要付钱,钱就是一种契约。跟其他人进行交往,那么人品就是你的契约。一个人在做事中表现出来的“诚实”、“守信”,都是人品契约的最好证明。如果你能坚守,你会发现,这张契约胜过你所有的资产。工作中,一个人如果缺乏契约精神,不仅给人不靠谱的感觉,往往会失去更多的机会。没有契约精神的你,寸步难行。
这则小故事告诉你什么是契约精神
在美国纽约哈德逊河畔,离美国18届总统格兰特陵墓不到100米处,有一座孩子的坟墓。在墓旁的一块木牌上,记载着这样一个故事:
1797年7月15日,一个年仅5岁的孩子不幸坠崖身亡,孩子的父母悲痛欲绝,便在落崖处给孩子修建了一座坟墓。
后因家道衰落,这位父亲不得不转让这片土地,他对新主人提出了一个特殊要求:把孩子坟墓作为土地的一部分永远保留。
新主人同意了这个条件,并把它写进了契约。100年过去后,这片土地辗转卖了许多家,但孩子的坟墓仍然留在那里。
1897年,这块土地被选为总统格兰特将军的陵园,而孩子的坟墓依然被完整的保留了下来,成了格兰特陵墓的邻居。
又一个100年过去了,1997年7月,格兰特将军陵墓建成100周年时,当时的纽约市长来到这里,在缅怀格兰特将军的同时,重新修整了孩子的坟墓,并亲自撰写了孩子墓地的故事,让它世世代代流传下去。
那份延续了200年的契约揭示了一个简单的道理: 承诺了,就一定要做到 。
到底什么是契约精神
契约精神是西方文明社会的主流精神,在民主法治的形成过程中有着极为重要的意义,一方面在市民社会私主体的契约精神促进了商品交易的发展,为法治创造了经济基础,同时也为市民社会提供了良好的秩序;另一方面根据私人契约精神,上升至公法领域在控制公权力,实现人权方面具有重要意义。契约精神,无论是私法的契约精神在商品经济中的交易精神,还是公法上的契约精神,对我国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构建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良性运转都有着积极作用。
契约精神包括三大元素:契约自由、契约正义与契约严守 。
契约自由即契约的缔结是非强制性的,在缔约者的选择、缔约内容及方式的确定方面是自由的;契约正义反映的是缔约主体地位上的平等性,即缔约双方平等地享有权利和义务;契约严守就是要求缔约双方在订约时不欺诈、不隐瞒实情、不恶意缔约、恪守信用。
契约精神是绝对的还是相对的
契约 VS 理性
以契约办事维权比侵权违约成本更高,这是我国知识产权案件中多数权利人会遇到的尴尬。
契约 VS 民粹
楼盘降价促销,业主怒砸开发商售楼处。深受契约精神熏染的旁观者当然是指责他们无理取闹。
契约 VS 情怀
融绿之争不免有人想在这样一桩生意里谈点感情,可“契约社会中的交易,要用商业的办法解决”。
契约精神的重要性
第一、契约精神是人与人合作的基础
古时候,人与人之间的交易靠的是个人的品德、诚信,而在现代社会,人类社会大规模的合作、全球化的交易中,如果仅仅依靠个人的品德,风险太大,这时候,契约便出现了。
第二、拥有契约精神的人其实是在积累信用资产
当你向一个人承诺一件事时,实际上是在发行自己的信用货币,俗称「刷脸」。在工作中,我们喜欢些很靠谱的同事,和他们一起***事觉得很有安全感,因为觉得事情交给对方办,可以完全放心。而这种靠谱便是高信用值的体现。
在工作中如何拥有契约精神
第一、了解潜在契约
大多以文字形式确定的契约大多数人都能遵守,因为一旦毁约,会受到经济上的损失,而那些不守约的行为大多是发生在口头上的契约,或是一些无法让人轻易察觉的不明显的契约形式。
在工作中,当我们在完成一个项目的时候,领导给我们的期限是明天就要完成,那我们就要在领导给的时间内完成,不要拖拉。、
第二、衡量承诺实现的可能性
很多人都有这样一个坏习惯,当别人提出请求时,不过脑子就一口答应下来,直到做的时候,才发现实现起来有难度,或者自己太忙顾不过来。
在工作中,当有同事向你提出请求的时候,一定要先想清楚,想清楚自己还有多少工作要做完,自己是不是还有时间、精力来帮助同事。如果没有的话,就不要轻易答应。
结束语:在工作中,没有契约就没有信用,没有诚实守信、恪守信用的契约精神,信用体系将难以健康运行,企业的发展将难以运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