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媒体营销概论(二)
这里还有另外两个重点:如今新媒体广告如何运作?我们如何操作?
近年来,国产手机开始崛起,华为、小米、魅族、oppo、vivo等国产品牌成为大众选择的对象。虽然经常被诟病为“饥饿营销,欺骗感情,脑残偶像靠脑残粉赚钱”等等。但不可否认的是,国产品牌成绩斐然。这些手机成功的背后,离不开自身的广告创意和巨大的广告投入。
这些广告是如何运作的?企业在投放新媒体广告的过程中,第一步就是确认投放新媒体广告的目的。事实上,无论投放方式如何变化,广告的目的都不会改变,那就是宣传自己的品牌,树立良好的企业形象,赢得客户和市场的青睐。
确定目标后,第二步是结合企业自身的定位,分析企业的受众,选择匹配的广告载体。广告载体有很多种。一般来说,一个创意广告不会只找一个载体,还需要多个投放载体的综合支持,才能有效达到投放的目的。
vivo手机的成功,很大程度上是因为其营销团队找准了目标。Vivo定位于“潮流引领者”,消费者多为90后、00后,90后、00后善于解构事物,喜欢个性,跟风,讨厌传统和一成不变,喜爱综艺和偶像化,喜欢通过社交媒体获取信息,包括各大视频网站、博客和微信。认识到受众和他们常用的新媒体平台,vivo营销团队已经成功了一半。
团队最后能否成功,第三步:确定广告创意,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按照前面的步骤,广告的覆盖范围已经确定,那么广告内容对受众的吸引力就是成功的关键。
vivo的创意点在于将广告与综艺节目相结合,牢牢抓住了观众的心。除了在各种王牌综艺节目中投放广告,2018年初,vivo发布了最新款的X21,并寻求彭于晏雨燕、周冬雨等当红明星作为代言,利用年轻人爱刷微博、喜欢偶像化的特点,那一天,vivo X21承包了微博首页的所有广告,包括标签广告、弹窗广告、贴片广告,从而获得上亿的曝光量。
在这里,vivo在综艺节目上投放广告,找明星代言的过程,就是广告运营工作的第四步——获取广告的入口。当然,肯定是有成本的。新媒体广告的付费模式主要有三种:CPM(千人曝光)、CPA(转化结果)、CPC(点击率)。企业要提前做好成本预算,确定在自己承担范围内后,选择最佳的交付方式。据了解,vivo和oppo两款国产手机每年的广告费用高达20亿。
最后一步是实时优化调整广告策略。新媒体运营者需要每天分析广告投入数据、受众反馈和社会新动向,以便调整广告策略,保证宣传的持久性和有效性。
这五个步骤是一个完整的广告流程,不管是什么广告,基本都是一样的。但是,新媒体广告在运营商平台上的投放策略是不断变化的。
为了制定一个成功的计划,企业需要了解广告在当前新媒体时代的新特点:互动性、多样性和海量性。各种广告铺天盖地,如何从中脱颖而出,是企业需要思考的问题。同时,企业要了解新媒体时代广告的新特点:精准定位、整合传播、内容为王。
综上所述,企业首先要在了解新媒体广告传播特点的前提下,确定广告的目的;结合企业自身情况,确定受众,并选择匹配的广告载体,确定广告的创意,进而获取广告的入口,最后进行广告投放后的策略调整。
近年来,由于人们的注意力从线下转向线上,从传统媒体转向网络新媒体,企业的广告载体也发生了转移。传统企业向新媒体平台转型有两种运营模式:一种是自建,一种是投放。
对于企业搭建的新媒体平台,想要推广品牌,必须要有官网和官方微博;如果需要销售产品,必须有包括淘宝、JD.COM、微信商城在内的官方店铺;想解决客服问题,必须要有官方微信,论坛,邮箱。完整的企业自建平台更容易获得客户的信任,也能拉近企业与客户的关系。
但我们也知道,并不是所有的公司都有这么大的财力和人力去搭建和维护一个完整的自建平台,而如果你只是想推广一个生命周期很短的产品,就没有必要建立新媒体账号去运营。
所以企业一定要明确,新媒体运营没必要自己开微博和微信,和别人合作,利用别人的新媒体流量为自己的产品引流也是非常合适的。比如当年朋友圈爆的YSL星辰口红。相比同期推出的其他大牌口红,YSL星给人一种“亮瞎”的效果,并无新意。而营销号的推荐,断货代购的申报,网络名人的评价,跟风的消费者,这一切结合在一起,让明星系列一夜走红。
这也得益于YSL广泛的合作关系。所以在YSL明星系列发布之前,可以联系营销号、代购、美妆博主、新闻媒体,提前宣传造势。这也提醒我们,在做新媒体运营的时候,L不仅要关注微博、微信等主流新媒体,还要维护不同新媒体平台的资源。如果有必要,可以进一步建立良好的人脉关系,这样在关键时刻可以获得优质的资源。
新媒体极大地促进了信息传播和互动,给人们带来了更多的便利和自由,但也有利弊。新媒体信息丰富多样,监管难度大,渠道多,扩散快,会导致一些低俗信息和网络谣言快速传播,也容易引发一些侵犯知识产权的行为。这是新媒体带来的一些负面影响。不仅会影响我们的阅读习惯、工作习惯、人际交往和语言环境,更严重的是,还会对企业形成致命打击,甚至影响社会稳定。
那么,这些问题除了靠人的自律,还能从哪里预防呢?答案还是新媒体。人们可以依托各大新媒体平台,对舆论进行实时控制和监督。对于企业来说,一个负面的舆论可能会彻底摧毁企业积累的信誉和口碑,产生巨大的破坏力。因此,对于网络谣言、虚假消息等各种负面舆论,企业官方媒体要及时回应、澄清,同时联合各大新闻网站、微信官方账号、营销号发布声明,控制舆论。
比如2065438+2008年3月30日,星巴克迎来了一场躺枪的“危机公关”。原因是一篇题为《震惊!星巴克最大丑闻曝光!我们嘴里喝着咖啡,但都是这些东西..."为了增加"星巴克致癌"的可信度,文章还引用了美国一家法院的判决,要求星巴克在其销售的咖啡外包装上标注"有毒"提醒。很快,整个社会舆论沸腾了,“星巴克据说致癌”的新闻陆续出现在网络上。
但值得一提的是,短短两天,星巴克公关巧妙地化解了这场危机,成功打了一场漂亮的自卫反击战。
首先举报造谣的微信账号,邀请权威账号丁香医生辟谣;其次,我积极回应媒体,附上了全国咖啡行业协会提高刷屏文章“法庭准则”的相关公告图片,明显给了大众一个咖啡是否健康的常识普及。除了跟风,很明显星巴克的危机公关离不开对日本品牌口碑的管理,所以大家很快就原谅了星巴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