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07 08 09感动中国十大风云人物介绍。

2007年

1,钱学森:中国航天事业的奠基人。

1955回到祖国后,这个科技巨人长期占据火箭、导弹、飞船研制的技术领导地位。他在组织和领导新中国火箭、导弹和航天器的研制工作中发挥了巨大作用,为中国火箭、导弹和航天事业的快速发展做出了突出贡献。

获奖词

在他心中,国家最重要,家庭最重要,科学最重要,名利最轻。5年回国,10年造了两颗炸弹。他是创造祖国太空飞行的先驱。他把自己的智慧锻造成梯子,留给后来的攀登者。他是知识的宝库,是科学的旗帜,是中国知识分子的楷模。

2.闵恩泽:做了中国的催化剂。

20世纪60年代,闵恩泽为我国自主开发了微球硅铝裂化催化剂,打破了国外的技术封锁,奠定了我国炼油催化剂制造技术的基础。近年来,闵恩泽进入绿色化学研究领域,将催化剂科学技术延伸到生物质资源的加工利用。自2001以来,他所指导的生物柴油的生产和应用研究取得了很大进展。

获奖词

他在国家需要的时候挺身而出!燃烧自己,点亮能源行业。以创新为乐,拨乱反正,他创造了中国的催化剂。点石成金,引领变革,永葆生机。他是中国科学的催化剂!

3.胡鸿烈钟:倾家荡产培养人才。

这是两位89岁的老人,他们是香港树仁大学的创办人。

胡宏烈、钟启荣从65438年到0953年回港后一直是执业律师。因为很多年轻人没有钱上大学,所以在1971,他们出资成立了庶人学院,培养了数万人才。两人创办树仁学院,毕生积蓄估计至少4-5亿元。

获奖词

狮子山下的愚公和湘江边的师父。本来可以丰衣足食的圣贤夫妇,刚刚耗尽家财,穷其一生。对于学生来说,甘愿做一只骆驼。对人好,牛马也是。我们相信教育可以改变社会,他们为教育树立了榜样。

4.李剑英:16秒内的选择就是牺牲。

2006年,李剑英训练回来的路上被鸽子撞了。此时飞机高度为194米,跳伞可以救命。鸽子撞击点至飞机失事点2300米跑道延长线680米范围内有7个自然村。如果跳伞后飞机失控坠入村庄,后果不堪设想。在16秒的时间里,他毫不犹豫地迫降,壮烈牺牲。

获奖词

烟笼大地,声震蓝天。星星落到了地上,灵魂回到了天空。他有22年的飞行生涯,但命运只给了他16秒!作为一名军人,他自然把生命的天平向人民倾斜。飞机不能转弯,他只能改变自己的人生轨迹。

5.孟祥斌:年轻的士兵牺牲自己去拯救他人。

2007年10月30日,孟祥斌与妻子和女儿在金华市购物。在经过同济桥时,一名有自杀倾向的年轻女子从高度超过10米的桥上跳下。孟祥斌一边脱衣服一边冲到桥上跳水救人。10分钟后,前来救援的摩托艇逐渐向他们靠近。孟祥斌用尽最后的力气将年轻女子从水中托起,交给救援人员,但她却沉入水中,28岁的生命就此陨落。

获奖词

他摔了一跤,救了另一条命。不要问值不值。生命的价值从来不是通过交换来体现的。他在冰冷的河水中睡着了,给了我们温暖的灵感。

6.李莉:用轮椅画爱情轨迹。

丽丽1岁得了小儿麻痹症,童年时一直没有站起来。40岁那年,她又倒霉了。车祸使她的下半身完全瘫痪,她由轮椅陪伴。

她没有抱怨,而是选择了一种向社会传播爱心的方式。她创办了“丽丽家庭教育工作室”和公益网站“爱天空”,长期从事公益事业和青少年心理教育工作。她也成为了很多犯人的偶像。

获奖词

残疾打不垮,贫穷磨不坏,灾难敲不倒,力量随着她的生命成长。身体被命运抛弃,心灵却唱着强者的歌。五年,她温暖了八万颗冰冷的心,接受,偿还,延伸。她用轮椅为爱情画出最美的轨迹。

7.方永刚:生活一直处于充电状态。

20年来,方永刚共出版政治理论专著16部,完成国家和军队重点科研项目10项。被誉为“平民教授”、“大众学者”、“科普专家”。从2006年6月5日至2006年10月,方永刚被诊断患有晚期结肠癌。他从医院回到学院,坚持给学生上完最后两节课,在病床上完成了三个研究生的学期教学和毕业论文写作辅导。

获奖词

真正的军人,能在和平时期找到自己的方向;一个忠诚的士兵在临死前都不会忘记自己的使命。他是一个充满激情的理论家,也是一个敢于奉献一生的实践者。在信仰的战场上,他以冲锋的姿态保住了性命。

8、陈晓兰:无私无畏坚持医德。

陈晓兰曾经是一家地区医院的理疗师。近年来,她一直从事医疗器械行业打假工作,被她曝光的医疗器械有20多种,其中查处了8种假冒伪劣医疗器械。

在10年的打假治劣医疗器械斗争中,为了取得第一手证据,陈晓兰曾假扮病人,冒着生命危险“试针”。

获奖词

她闯祸十年,既然一身白衣,就要对自己的人生负责。在这个神圣的岗位上,良心远比技能重要。

9.谢:为亡妻的家人服务了33年。

55岁的谢是河南焦作的一名普通工人。1973年,刘(后改名谢)与同村姑娘谢巷结婚。次年7月,谢巷去世前,叮嘱丈夫要照顾好父母和智障兄弟。从此,刘对倾注了33年的忠诚和孝心,成就了一个孝顺、慈爱而又惊天动地的谢。65438年到0979年,公公中风严重,家里的重担全压在谢肩上。

获奖词

当命运的风暴袭来,他一言不发,生活的重担压在肩上,但他的头从未低下!用33年的努力,延伸我们的爱,信守我们的承诺。他像一匹老马。他没有驰骋千里,却一步步走到了善良的巅峰。

10,罗映真:用爱唤醒“沉睡”的老公。

2005年6月5438+10月1日,罗英珍和在云南省永德县公安局当警察的丈夫罗金勇回家看望父母。途中,罗金勇与三名毒贩殊死搏斗,身负重伤,成为“植物人”。从此,罗英珍每天守候在丈夫身边,含着泪写下了600多篇爱情日记。现在,罗金勇已经从深度昏迷的植物人状态中恢复过来。

获奖词

她用一个传统中国女人最简单的方法来解释她对爱人的忠诚。甜蜜不是爱情的标尺,困难却能体现爱情的珍贵。

●集体奖:“嫦娥一号”R&D队

这是一支平均年龄只有30岁的年轻队伍。副总指挥34岁,副总设计师37岁,总设计师36岁。这是一群航天人才。三年来,他们先后攻克了轨道设计、月食问题、数字定向天线研制、卫星热设计、导航与控制分系统设计、测控数传分系统设计、紫外月球敏感器、数码管分系统设计等一系列技术难题,获得了一大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核心技术。2007年6月7日,165438+10月7日,当嫦娥一号卫星以超出设计预期的精度进入绕月轨道时,举国欢庆,激动不已,中国人千年的登月梦想终于实现了。

2008感动中国年度演讲奖。

1.喜欢公园里的十三个农民兄弟

感动中国组委会给唐山十三个农民兄弟的颁奖词;

不是为了回国,而是跋涉千里,雪中送炭;不是邻居,是陌生人,互相帮助。他们用简单、善良、倔强的行动告诉了我们“兄弟”的意义。

中推委委员刘姝威感动地说:一方有难,八方支援。是他们和无数像他们一样的人,撑起了2008年中国的脊梁。

王:在民族大灾难面前,他们以无声而有力的行动,宣告了志愿救灾时代的到来。

唐山十三个农民(自发去灾区救灾的农民兄弟)

宋志勇、杨国明、杨东、王稼祥、王德亮、宋智贤、王保国、王宝忠、曹秀军、殷罡、宋久福、杨国屏、王金龙。他们都是男性。河北唐山最老的农民62岁,最小的19岁。

2008年初,一场严重的暴风雪袭击了中国南方,湖南郴州成为冰天雪地中的一座孤岛。在没有上级号召和组织要求的情况下,河北唐山13农民在大年三十租了一辆大巴车,不顾风雪来到那里参加救灾。

这些来自唐山市玉田县城东八里铺村2组的13农民,自备工具,在初二上午到达郴州电力应急指挥部,成为湖南电力安装工程公司的编外“搬运队”。每天,他们早早起床,踏着积雪为抢修现场搬运设备、搬物资、抬电杆。2月23日,这13名农民兄弟在工作了16天后,离开郴州,回到了家乡。许多郴州市民得知消息后自发前来送行。他们还被郴州市授予“荣誉市民”称号。

5月12日下午,得知四川汶川发生特大地震后,宋志勇与12兄弟商量后,前往受灾最严重的北川县城,成为首批进入北川的志愿者之一。他们用最原始的方法——锤砸、钢撬棍、徒手刨,不断寻找幸存者。哪里需要他们,他们就去哪里。他们与解放军和武警战士一起,救出了25名幸存者,挖出了近60名遇难者的尸体。

2.蜡烛照在山上的李桂林和卢建芬身上。

感动中国组委会给李桂林和陆建芬的颁奖词:

在最崎岖的山路上点燃知识的火炬,在最孤独的悬崖上拉起孩子们的小手学习,19年的贫穷、坚持和努力,沉淀为精神的沃土,让希望发芽。

中选委委员阿来感动:农村教育很重要,但往往被忽视;乡村教师很伟大,但也不应该被遗忘。

阎肃写下了这样深情的评价:星月在一起,桂林和建芬在一起,阳光和温暖在一起,桂林和建芬太神奇了!

李桂林和陆建芬(在悬崖小学教书的夫妇)

男,42岁,甘洛县乌石大乔乡平儿村教师,彝族村人。

女,41岁,甘洛县乌石大乔乡平儿村代课教师,彝族村人。

甘洛县乌石桥乡平儿村,是凉山北谷绝壁上的一个彝族村落。村民们要爬五个木梯上下绝壁,进出极其困难。村民们每年很少从悬崖上下来一次。正是在这样一个危险的环境中,来自汉族地区的李桂林和陆建芬夫妇于18年在这里扎根,在彝村播下了知识的种子,为村民架起了走出彝村的“天梯”。

1990年,夫妇来到这里,村民的落后和贫穷深深震撼了这对彝族夫妇。强烈的同情心和民族意识,坚定了李桂林扎根平儿教育的信心,赢得了妻子的大力支持。他和妻子在18继续教书育人,* * *培养了6名学生***149,其中22名来自其他村。李桂林本人也两次被评为全县优秀教师。

平儿,一个过去没有文化的贫穷村庄,现在已经变成了一个文化村。昔日的苍凉到今天的精神巨变,都离不开这两位老师的辛勤付出。他们为偏远山区的教育撑起了一片蓝天。

3.死亡的荣耀,武文斌

感动中国组委会给武文斌颁奖词:

滑坡之时,绿色的迷彩撑起了生命的希望。他升起了旗帜,但他悄悄地倒下了。在灾难的黑色背景下,他26岁的青春是最亮的光。

中选委委员于丹感动:“牺牲”在今天的语境下有些陌生,在英雄主义渐行渐远的时代,武文斌才是真正的英雄。

任伟新:虽然他只是个学员,但还没有建立功勋。这片土地将永远珍惜他的汗水、体温和灵魂。

武文斌(为救灾牺牲的小战士)

男,26岁,济南军区铁军某师士官生。

一名战士倒在了抗战救灾的第一线,数万人为他哭泣。所有送葬者对武文斌都是陌生人。他们只听说一个解放军战士抗震救灾累死了!光是这句话就已经让人泪流满面。65,438+0,300名在抗震救灾中献出生命的战士的表现让人们太感动了...

这名士兵就是济南军区铁军某师中士武文斌。

17年6月6日晚,他和战友冒着大雨卸下8车50吨活动房的全部建材,累得瘫倒在泥泞的地上。这一夜,他因为过度劳累,肺部大出血,停止了年轻的生命。

5月6日,当军队接到赶赴灾区的命令时,武文斌被告知留在后方。他总是性急,坚持要上前线。

“我们必须拯救更多的人,才能对得起这身军装。”武文斌对他的同志们说。参加抗震救灾的32天里,他总是找工作,抢工作,干完活就去帮别的班,别人拦不住他。他的迷彩服总是又湿又干,又干又湿。同志们说,他心里全是灾区人民。

4.这就是爱韩会敏。

感动中国组委会给韩会敏颁奖词:

他用最朴实的人民的方式回答了人生中最深刻的问题:有比爱情更强烈的感情,有比婚姻更宏伟的殿堂,34年,我的头发已经变成了白发,但不变的是我的真情。

中选委委员刘小华被感动了:一个共同的相识,带给一个男人34年的关爱,一个成为夫妻的关爱的承诺,一个特殊的传奇,连接着两个普通的家庭。

陈淮:什么是爱?爱情是一生的承诺,就是对自己一生的信任。

韩会敏(痴情男子与妻子照顾初恋女友34年)

男,55岁,苏州人。

和妻子许心照不宣地“合作”照顾瘫痪病人,已经持续了34年。然而,普通人很难理解,这个长期卧床不起的病人是韩会敏年轻时的初恋...

1972年,和比他小1岁的吴在苏州市沧浪区工业淀粉厂工作。两人虽然从未对对方说过一句“爱”,但却形影不离,灵魂伴侣。

1974年4月的一天,吴乘坐一辆三轮机动车返回工厂。机动车突然侧翻,吴被甩在人行道上,当场不省人事。经过抢救,昏迷多日的吴脱离了生命危险,但颈部中枢神经断裂,术后用钢板固定。她不能站立或坐着,只能躺在床上。在吴住院期间,日夜守在她身边,喂饭、大小便,陪她说话解闷。离开医院后,韩会敏一直很好地照顾她。

在吴瘫痪后的三年多时间里,许多热心人想把自己的女朋友介绍给,但都被他婉言拒绝了。吴多次劝说尽快成家,但他就是不听。他下定决心要一直保护她,就算不结婚也要保护她一辈子!

经过吴和父母的反复劝说,终于同意找个女朋友。不过,他有个前提,那就是对方必须同意和他一起照顾吴。将介绍给许。当许得知多年来坚持不谈恋爱,只为照顾昔日恋人时,她被的痴情所感动。

1980年,和许结婚了。此后,一直有另一个人看守吴。

经过34年的照顾,和吴已经成为家人。的女儿认了吴做干妈,退休在家的许一有空就来吴家,给她讲父母的短处。

许感慨地告诉记者,这么多年过去了,丈夫早已成了吴的精神支柱。从她年少时的爱,到现在作为亲人的依赖,她都非常能理解和支持。和许告诉吴:“有了我们,我们会保护你,照顾你,直到你老!”吴被深深感动了。这一次,她流下了幸福的眼泪,而不是悲伤的眼泪,更坚定的生活的眼泪...

5.惊艳蔡华张艺谋奥运导演团队

感动于中国组委会给张艺谋国奥队的颁奖词;

长卷舒展,活字跳跃;火焰激荡,情绪喷涌。他们用人类的通用语言,让五千年的文明生动呈现。那一夜,中国让世界大吃一惊。

中选委委员于丹被感动了:他们的中国写意,圆了一个世界的梦,不是中国的展示,是世界的融合。

朱昱:这是一群非常了解自己国家历史和文化的人,也是一支知道如何展示中华民族骄傲的队伍。现在给他们颁发金牌还为时不晚。

北京奥运会开幕式导演组

总导演:电影导演张艺谋;

副导演:中国人民解放军总政治部歌舞团团长张继刚,国家歌舞团副团长陈伟亚。

开幕式是北京奥运会呈现给世界的“第一印象”,在整个奥运会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北京奥运会开幕式的水平直接决定了我们能否举办一届有特色、高水平的奥运会。2005年,张艺谋、张继刚、陈维亚等人被任命为北京奥运会开闭幕式总导演,负责整个开闭幕式的创作和实现。

为了更好地展示“同一个世界,同一个梦想”主题口号的深刻内涵,体现绿色奥运、科技奥运、人文奥运三大理念,突出“文明”和“和谐”两大主题,张艺谋和他的团队推迟了高薪的商业合作,带领团队夜以继日地工作。经过1000多个日日夜夜的努力,奥运会开幕式以一种意想不到的方式精彩地阐述了中华文明与世界文明的交融,用中国文化感动了世界。

点燃生活,吉吉

感动中国组委会给Gigi颁奖词:

白色的雪,红色的火,刺骨的风,搅动人心。老鹰失去了同伴,但山的呼唤让她飞得更高。她是一朵盛开在山上的雪莲花。

中推委委员杜玉波感动:把最纯净的奥运圣火送上人类最神圣的峰顶,既完成了中华民族的百年期待,也深深怀念着自己心爱的人。

王小慧:在山上,每一步,琪琪都在用爱和梦想燃烧着温暖,所以琪琪是人类最强音。

珠穆朗玛峰火炬队(将圣火送至最高处)

第一棒火炬手:吉吉,女,西藏登山队运动员。

第二棒火炬手:中国登山队队长王永峰。

第三棒:尼玛次仁西藏登山管理中心副主任。

第四棒火炬手:中国农业大学学生黄春贵。

第五棒火炬手:次仁旺姆,女,西藏自治区登山学校学生。

2008年5月8日上午9时17分,中国登山队19名队员成功登顶珠穆朗玛峰并进行奥运火炬传递,首次实现了奥运火炬在世界之巅的传递。2008年北京奥运圣火终于在海拔8844.43的世界之巅珠穆朗玛峰点燃了!来自奥林匹亚的圣火终于到达了世界最高峰!圣火照耀珠穆朗玛峰的壮丽景象终于呈现在世人面前了!中国兑现了7年前的承诺,书写了奥运史上的奇迹!

珠峰火炬队当天凌晨3点出发。登顶的激情,传递奥运圣火的力量,激励着队员们快速前行。选手们的速度甚至超过了之前的估计。

9: 10,来自奥林匹亚的圣火第一次在珠峰上燃烧,第一棒火炬手吉吉高举的祥云火炬与珠峰圣火完美融合。经过王永峰、尼玛次仁、黄春贵三位火炬手的传递,站在珠峰之巅的次仁旺姆高举火炬,奥运圣火在珠峰上起舞!

那一刻,全世界的中国人感到无比自豪,这五位英雄和他们的珠峰火炬团队克服重重困难,实现了所有中国人的梦想。

7.奥托天江神舟七号航天员

感动于中国组委会给神舟七号航天员颁发的获奖感言;

从此,中国人的足迹印进了浩瀚深邃的星空。他们在迎接世界的时候,给未来留下了深远的回响。

中国评选委员会委员杜玉波被感动了:炎黄子孙留在茫茫太空的这一小步,突然自信而稳健,展现了我们这个时代的精神姿态和力量源泉。

陈:三位勇者翱翔太空,掀起了中国人民新一轮的民族自豪感,向世界展示了梦想和航空腾飞的英雄气概和喜悦心情。

“神舟七号”航天员团队(“中国人的太空行走梦”)

翟志刚,男,汉族,现为中国人民解放军航天员大队二级航天员,上校军衔。

刘伯明,男,汉族,现为中国人民解放军航天员大队二级航天员,上校军衔。

景海鹏,男,汉族,现为中国人民解放军航天员大队二级航天员,上校军衔。

北京时间9月25日晚,搭载3名航天员的神舟七号载人飞船成功发射,执行中国第三次载人航天飞行任务。主要任务是开展中国航天员首次出舱活动,突破和掌握出舱活动相关技术,开展卫星伴随飞行、卫星数据中继等空间科技试验。

这三名宇航员通过艰苦的训练从众多竞争者中脱颖而出。翟志刚入选“神五”梯队;三人都入选了“神六”梯队。

他们在72小时的飞行中完成了所有任务,宇航员翟志刚成为中国太空行走第一人。

2008年9月27日,16: 43: 24,翟志刚开始出舱,他迈出了太空的第一步。16: 59,他完成了太空行走,返回轨道舱。

2008年9月28日,神舟七号飞船成功返回地球。

神舟七号飞船顺利着陆后,翟志刚出舱后发表讲话:“中国航天员首次出舱,使命光荣,充满挑战,成绩令人满意。我为我的祖国感到骄傲!”

神舟七号的成功发射是中国航天事业发展的新里程碑。奥运会后,“神舟七号”在中国人心中激起了新一轮的民族自豪感。

8.男性榜样李龙

感动中国组委会给李龙颁奖词:

火,废墟,多少次,多少次。他用希望扩大希望,用生命激活生命。

中国评选委员会委员刘小华被感动了:在废墟中与死神搏斗,绝地帮助人们活了下来;他用忠诚和勇气书写了消防官兵波澜壮阔的一生。

陈小川:从灾区人民平静的表情和欢呼鼓掌中,我感受到了他身上体现的公安消防战士高尚的职业道德。

李龙(救灾前线的先锋)

男,31岁,党员,郑州市公安消防支队特勤大队副大队长。

在今年5月的四川抗震救灾战斗中,已担任郑州市公安消防支队特勤大队副大队长的李龙和战友们,在极其险恶的环境中连续作战,不怕牺牲,先后在废墟下挖出57人。其中5人生还,包括被困104小时的李、被困124小时的边刚芬,创造了一个又一个生命救援的奇迹。

李龙于1995加入公安消防队。他严格要求自己,刻苦训练。在重大灭火救援事故现场,他从不退缩。钻火堵漏。他总是处于最危险的位置。李龙先后参加灭火3170余次,救助遇险群众760余人,为保障人民安全做出了突出贡献。

先后荣立个人一等功、二等功、三等功三次;荣获“五四青年奖章”、“灭火救援优秀消防员”、“全国抗震救灾模范”等荣誉称号。

9.景大中的中流砥柱

感动中国组委会给景大中颁奖词:

关键时刻,他惊魂未定,当机立断;当四面楚歌的时候,他忍住悲伤,力挽狂澜!他和他的战友们肩负着一座充满信心的城市和成千上万条生命。关心人民,忠于职守,彰显了* * *制作人的本色。

中推委委员陈小川感动地说:我们可以向别人学习,也可以知道得失。这个舍命的县长,是今天所有干部的一面镜子。

纪宝成:没有豪言壮语,只有率先垂范。这样的干部一定会带领灾区人民看到新的希望!

景大中(北川县县长冷静指挥救灾)

男,羌族,44岁,党员,现任四川省绵阳市北川羌族自治县县委副书记、县长。

汶川地震中,北川县是受灾最严重的县。地震发生时,北川县长景大中正在开会。他果断组织参与者撤离,以最快速度将县城8000多名幸存者集中到安全区域。全面救援工作展开后,景大中成为北川抗震救灾前线指挥部副指挥,始终战斗在一线。

5月14日下午,景大中带领工作人员从废墟中救出一名小女孩。当景大中抱着婴儿跑向担架时,婴儿一直在哭。景大中摸着她的脸,安慰她:“别怕,儿子,爸爸救了你!”这一幕感动了在场的每一个人。

地震后,景大中三天三夜没睡觉。他说:“群众是我们的兄弟姐妹。只有我们舍命,被埋的人获救的希望更大。”

地震后,北川县城大部分被埋。景大中家6个亲人全部遇难。

10.特别奖-所有“中国人”

组委会认为,2008年中国经历了太多的悲喜。在抗击雪灾、抗震救灾、举办奥运会、神舟七号航天员太空行走等一个个事件中,中国人用坚韧、勇气和智慧向中国和世界交出了满意的答卷。